俱,俱,本祖丕图。淳风一振,处处欢呼。
百草头上,荐献还殊。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
俱,俱,本祖丕图。淳风一振,处处欢呼。
百草头上,荐献还殊。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
这首诗以云门俱子为题,由宋代的释守卓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出一种深邃的禅意。
"俱,俱,本祖丕图",开篇即以“俱”字反复强调,似乎在探讨宇宙万物的统一性,引出对“本祖丕图”的思考,暗示着对根源和整体性的追寻。
"淳风一振,处处欢呼",淳朴之风一旦兴起,便能激发人们的欢愉之情,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和谐景象,也寓意着精神层面的共鸣与喜悦。
"百草头上,荐献还殊",将目光投向大自然,通过“百草”这一意象,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暗含着对生命奉献与不同的理解。
"七佛之师亲识面,元来祇是古文殊",这一句则直接点明主题,通过提及“七佛之师”与“古文殊”,揭示了深层的佛教哲学思想,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智慧与真理,强调了内在的觉醒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巧妙地融入了禅宗的智慧与哲思,引导读者在平凡之中发现不凡,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宇宙真理,体现了宋代禅诗的特色与深度。
山居道是没空庭,不道诚斋敞更明。
万里青天元是水,半轮皎月忽成冰。
只今夏热已如此,若到秋高何似生。
玉兔素娥兼老子,三家一样雪鬅鬙。
金陵一见恍如梦,君为过客侬相送。
庐陵再见春欲残,君来入幕侬挂冠。
是时猛虎初出境,赤子凛如兵在颈。
帝选良牧苏疲民,前赵后丁廉且仁。
更得君作幕下宾,四年千里日日春。
与君相逢又相别,人生聚散如霜叶。
桂林一枝三十年,诸公交章荐遗贤。
去揖侍郎趁立班,端能别我南溪边。
为我一醉春风前,看君抟风上九天。
高皇一马化龙日,临轩策士谁第一。
玉山山下汪端明,年财十八第一人。
圣上来年集英殿,黄伞中央横玉案。
何人再续老尚书,禾水左家千里驹。
春秋三传贮胸臆,买纸待传晁董策。
君才盍与汪相先,君年更少汪两年。
海雾初开明海日,近树远山青历历。
忽然咫尺黑如漆,白昼如何成暝色。
不知一风何许来,雾开还合合还开。
晦明百变一弹指,特地遣人惊复喜。
海神无处逞神通,放出一斑夸客子。
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
恰似钱塘江上望,只无两点海门山。
我行但作游山看,减却客愁九分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