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村此一泊,入望暝烟稀。
泉水绵绵急,新萤莽莽飞。
愁堪看短剑,寒自理初衣。
何限扁舟意,翻成海国思。
荒村此一泊,入望暝烟稀。
泉水绵绵急,新萤莽莽飞。
愁堪看短剑,寒自理初衣。
何限扁舟意,翻成海国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荒村泊船时所见所感,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景物描写。
首联“荒村此一泊,入望暝烟稀”,开篇点题,荒凉的村落,夜幕降临,烟雾稀薄,营造出一种孤寂凄清的氛围。诗人独自泊船于荒村,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淡淡的暮霭在空中飘散,透露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
颔联“泉水绵绵急,新萤莽莽飞”,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泉水潺潺,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新萤在广阔的田野上飞舞,如同点点星光,给这静谧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这两句通过动静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颈联“愁堪看短剑,寒自理初衣”,转而抒发诗人内心的感慨。短剑象征着忧愁,寒衣则暗示着孤独与寒冷。诗人看着短剑,心中涌起无尽的愁绪;穿着初衣,感受到寒气逼人。这一联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外界环境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尾联“何限扁舟意,翻成海国思”,收束全诗,深化主题。诗人原本可能只是想乘一叶扁舟,享受片刻的宁静,却意外地引发了对广阔海洋的遐想。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思绪的开阔,也暗示了他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荒村夜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充满哲思的画面。
青松在庭槛,乃受众目怜。
念彼岁寒枝,肯争桃李妍。
不如卧涧壑,岁久霜雪前。
尹侯东州英,炯若珠在渊。
避地走南荒,因循留瘴烟。
归来怀玉山,草草屋数椽。
深居绝万虑,读书欲忘年。
偶出到城市,颇厌尘嚣煎。
搜肠出妙语,赠我以长篇。
行潦被注挹,朽木烦彫镌。
纷纷车马间,孰能知子贤。
别归值短晷,肯复更留连。
我老百事废,钝马难加鞭。
清霜粲屋瓦,白云常在天。
怅望子所居,欲去无夤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