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谈诗·其三》
《谈诗·其三》全文
明 / 方孝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发挥道德乃成文,枝叶何曾离本根。

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

(0)
鉴赏

此诗《谈诗(其三)》由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深刻揭示了诗歌创作与道德修养之间的内在联系。诗中以“发挥道德乃成文”开篇,强调了道德在诗歌创作中的核心地位,认为真正的佳作必然是植根于高尚品德之上的产物,正如树木的枝叶离不开其根本一样。

接着,“枝叶何曾离本根”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形象地比喻出道德与诗歌创作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作品如何繁复华丽,其根基始终在于道德的滋养。

后两句“末俗竞工繁缛体,千秋精意与谁论”,则对当时社会风气进行了批判。末俗指的是一些浮夸、追求形式而忽视内涵的社会现象,诗人指出,在这种风气下,人们热衷于制造复杂、繁复的作品,却忽略了作品深层的精妙之意。这不仅是对当时文坛的一种讽刺,也是对后世的一种警示,提醒人们在追求艺术表达的同时,不应忘记作品所承载的精神价值和道德意义。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作者对于诗歌创作应注重内涵、弘扬正气的强烈主张,以及对当时文风的担忧和批评。方孝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作者介绍
方孝孺

方孝孺
朝代:明   字:希直   号:逊志   籍贯:宁海   生辰:1357—1402年7月25日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被朱棣杀害。南明福王时追谥“文正”。 
猜你喜欢

闲记老境二首·其二

嫌闹不入市,怕寒稀出门。

拥炉愁兀兀,投枕睡昏昏。

柳色新如染,梅花香满村。

犹嗟未免俗,薄酒诳空樽。

(0)

杜叔高秀才雨雪中相过留一宿而别口诵此诗送之

久客方知行路难,关山无际水漫漫。

风吹欲倒孤城远,雪落如筛野寺寒。

暮挈衣囊投土室,晨沽村酒挂驴鞍。

文章一字无人识,胸次徒劳万卷蟠。

(0)

村舍得近报有感

莫谓山村僻,时闻诏令传。

宽民除宿负,募士戍新边。

霜重瓦欲裂,月明人少眠。

残年抱遗恨,终愧祖生鞭。

(0)

村居遣兴三首·其二

万里征途兴已阑,三间破屋住犹宽。

山姜著雨房重敛,南烛先霜实半丹。

野市秋阴更萧瑟,书生老瘦转酸寒。

掩关也有消愁处,一卷骚经醉后看。

(0)

园中作

幽禽啼不去,红蕊落还开。

意适时时醉,身闲日日来。

著书增水品,披句觅桤栽。

消息吾儿近,扶衰又上台。

(0)

初夏闲居八首·其五

啜茗清风两腋生,西斋雅具惬幽情。

熏衣过后篝炉冷,展卷终时懒架横。

巢燕何曾择贫富,鸣鸠元不为阴晴。

但能与物俱无著,小草新诗取次成。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