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定风波·其二》。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在万里黔中的恶劣气候下,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情。首句“万里黔中一漏天”形象地写出贵州地区雨量充沛,仿佛天空总是阴沉如漏,连日阴雨让居住的房屋如同在船上摇晃。接着,“屋居终日似乘船”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压抑感。
然而,诗人并未沉溺于困境,当重阳节到来,天空终于放晴,他抓住机会畅饮,借酒消愁,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节日的期待。“催醉”二字,既写出了雨后重阳的清新,也透露出诗人暂忘烦忧的心情。在这样的时刻,他自我解嘲地说:“鬼门关外蜀江前,莫笑老翁犹气岸。”即使身处险境,他依然保持着不屈的精神风貌。
最后三句,诗人以豪情壮志收尾,表示自己虽年事已高,但仍有追慕古人、风流自许的气概。他在戏马台南模仿谢安(东晋名臣)的举止,参与驰射活动,显示了他的才情与活力,仿佛与古代的风流人物比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生活场景和个人心境的变化,展现了黄庭坚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和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衮衮诸公,嗟独冷、先生宦薄。
夸甲第、纷纷粱肉,谩甘寥寞。
道出羲皇知有用,才过屈宋人谁若。
剩得钱、沽酒两忘形,更酬酢。清夜永,开春酌。
听细雨,檐花落。但高歌不管,饿填沟壑。
司马逸才亲涤器,子云识字终投阁。
且生前、相遇共相欢,衔杯乐。
寂寞江城,□只共、梅花幽独。
揩病眼、佳人何许,嫣然空谷。
幻出天姿真富贵,朱唇滞酒红生肉。
笑漫山、繁李与夭桃,俱粗俗。迟日丽,春睡足。
明月照,尤清淑。算移更千里,远从西蜀。
流落天涯应可念,为渠剧饮仍歌曲。
怕明朝、酒醒落纷纷,那忍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