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
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孤松生广陌,萧瑟盘高枝。
上垂百尺萝,下瞰长江湄。
迢迢经岁远,郁郁凌霜姿。
匠石去不顾,令人怀伤悲。
感兹烈士心,游行时苦饥。
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松独立于广袤道路之旁的画面,它挺拔地生长在高高的枝条上,枝叶繁茂,垂下百尺,俯瞰着长江的岸边。诗中运用了“迢迢”、“郁郁”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松树历经岁月而依然坚韧不屈的姿态。然而,这棵孤独的松树却未被匠人所注意,诗人由此抒发了深深的感慨和悲哀。
接着,诗人将这棵孤松与“烈士之心”相联系,表达了对那些在艰难困苦中仍坚持自我、为理想奋斗的人们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和遗憾,感叹于像这样坚韧不拔的精神往往不被世人所识。
最后,诗人以“安得为君采,持作栋梁规”结束,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够发现并珍视这种精神,将其作为构建社会、国家的基石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现象的思考,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四事难并举世闻,登高今喜夹河滨。
美哉陶令杯中物,老矣长安陌上人。
江限华夷晴浩渺,山磨今古暮嶙峋。
醉归应被儿童笑,犹有黄花在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