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水调歌头·其三寿王汝良》
《水调歌头·其三寿王汝良》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词  词牌: 水调歌头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

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

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

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

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刘过的作品,名为《水调歌头·寿王汝良》。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作者对朋友寿王汝良的深切祝福。

“文采汉机轴,人物晋风流。”这一句通过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对寿王汝良文学才能和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汉代的机轴以其精密复杂著称,而晋代人文荟萃,也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个时期,因此这两者结合起来,既赞扬了寿王在文学上的造诣,也强调了他的人格魅力。

“丈夫有此,便可谈笑觅封侯。”这一句则进一步展现了作者对朋友不仅在才华上,更在品行上给予极高的肯定。这里的“封侯”意指封爵,成为贵族,这里用以比喻寿王的人格和才能足以使他谈笑间可成就非凡事业。

接下来的几句:“试问湘南水石,今古阅人多矣,曾见此公不。名姓出天上,声誉塞南州。”则是对寿王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和声望给予高度评价。这里通过对比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强调了寿王的卓尔不群,即便是在历代众多的人物中,他也是独树一帜。

“斩楼兰,擒颉利,志须酬。”这一句出自古代英雄事迹,用以形容寿王有如古代英雄那般的气概和抱负。这样的比喻不仅提升了词中的豪迈气息,也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朋友壮志凌云的一种赞美。

“青衫何事,犹在楚尾与吴头。”这一句则是用古人故事来点缀,表达了对寿王不忘初心、坚持理想的期待。这里的“青衫”象征着清廉和正直,而“楚尾与吴头”则指的是国家的边疆,这里暗示着作者希望寿王能够像古代忠诚守卫国土的人物一样,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信念。

最后几句:“闻道长安灞水,尽是三槐风月,好奉板舆游。此曲为君寿,为我唤歌喉。”则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待。这里的“长安”、“灞水”和“三槐”都是古代美好的景致,而将这些景致与寿王相联系,则是在赞美他的品德与才华不仅能够赏析自然之美,更能在文学上有所建树。这首词以祝寿为名,实际上是对友人全面才能的高度评价和深情的期望。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贺乙卯科中式十五人彩联

入国朝一百廿年,未有此科之盛;

总直省九十七学,谁争吾邑之先。

(0)

禅机联

凭你猜拳,是了是了又是了,呸!真消息还在别家;

倩人搔背,上些上些再上些,咦!假痛痒总归自己。

(0)

钦天监柱联

夏至酉逢三伏热;重阳戊遇一冬晴。

(0)

宋浦

三月东风湖上亭,墓田丙舍总飘零。

当时兄弟今何在,曾共芳郊试踏青。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十一顾野王读书台

丹厓桧柏迥苍苍,独上高台忆野王。

鸟迹经霜随藓合,松根过麝出林香。

六朝文物沦烟水,双峡云峰冷夕阳。

著述未成栖遁晚,可容此地筑茅堂。

(0)

木末亭吊方正学先生墓和董陆诸君作·其一

逊国当年事,千秋有是非。

臣今甘赤族,王岂遂黄衣。

月落金川冷,春从望帝归。

骚人搴木末,再拜奠山薇。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