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竿森竹倚垣稠,隔浦看山山更幽。
蘸笔当窗风乍起,一天行色正宜秋。
万竿森竹倚垣稠,隔浦看山山更幽。
蘸笔当窗风乍起,一天行色正宜秋。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青口驿楼之上,在午后的时光里眺望远方的景象。首句“万竿森竹倚垣稠”以“万竿”形容竹林之茂密,“森”字则突出了竹子的挺拔与繁盛,而“倚垣稠”则展现了竹林与围墙相依的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隔浦看山山更幽”一句,诗人将视线从竹林转向远处的山峦,通过“隔浦”这一细节,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和层次感。这里的“山更幽”不仅描绘了山的静谧与深邃,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蘸笔当窗风乍起,一天行色正宜秋”则是对诗人此刻心境的细腻捕捉。在窗户前,一阵微风吹过,仿佛为诗人的思绪添上了几分凉意。这阵风不仅带来了秋天的气息,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以笔触捕捉到这一刻的美景与情感。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站在青口驿楼之上,面对竹林与山峦时的独特感受,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视觉与感官元素,如竹林的茂盛、山峦的静谧、微风的轻拂等,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三景秀郁玄,霄映朗八方。
丹云浮高宸,逍遥任灵风。
鼓翼乘素飙,竦眄琼台中。
绿盖入协晨,青軿掷空同。
右揖东林帝,上朝太虚皇。
玉宾剖凤脑,嗷酣飞蕊浆。
云钧回曲寝,千音何琅琅。
锦旌召猛兽,华幡正低昂。
香母折腰唱,紫烟排栋梁。
总辔高清阙,解驾佳人房。
昔运挺未兆,灵化顺气翔。
心眇玄涯感,年随积椿崇。
形垢甘臭味,动静失沧浪。
我友实不尔,荣辱昨已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