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高堂元祐脚,下泽少游乡。
自得林泉趣,不登声利场。
年方荣四豆,日已下三商。
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为杨极父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故人高尚品格和淡泊生活的敬仰。"高堂元祐脚"暗指杨极父的出身显赫,如同元祐年间的人物;"下泽少游乡"则借用了汉代名士扬雄的典故,表示他具有淳朴的乡野之风。"自得林泉趣"赞扬他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不登声利场"则表达了他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
"年方荣四豆"中的"四豆"代表古代官职,暗示杨极父曾有官位,但并未沉溺于权势;"日已下三商"以日落比喻其人生晚年,"三商"象征一天的三个时段,寓言其生涯接近尾声。最后两句"有子翁无咎,存心味更长",表达了对杨极父教子有方,以及其人格魅力和深远影响的赞美,认为他的精神将长久流传。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挽诗,既描绘了杨极父的人格特质,也寄托了诗人对故人的深深怀念。
风月为佳节。
更湖光、平铺十里,水晶宫阙。
若向孤山邀俗驾,只恐梅花凄咽。
有图画、天然如揭。
好看骚人冰雪句,走龙蛇、醉墨成三绝。
尘世事,谩如发。
真须脚踏层冰滑。
倚高寒、身疑羽化,水平天阔。
目送云边双白鹭,杳杳冲烟出没。
□□□、□□□□。
唤醒儿曹梁甑梦,把逍遥、齐物从头说。
洗夜光,弄明月。
画梁燕子报新归。
好语全稀。
庭芳侵亚红相对,却羞见、蕊蕊枝枝。
说与吹箫旧侣,痴心指望多时。
朝云暮雨失欢期。
碧画谁眉。
凝愁立处桐阴转,又还是、红日将西。
谩道梅花纸帐,鸳鸯终待双飞。
宿酲初愈。
更花焰频催,叶蕉重举。
浓露沾丛,薰风入樾,黄叶马头飞舞。
梦结尚依征旆,笛怨谁教渔谱。
村路转,见寒机灯在,晨炊人语。
无据。
堪恨处。
残月满襟,不念人羁旅。
天接山光,云拖雁影,多少别离情绪。
绣被香温密叠,罗帕粉痕重护。
这滋味,最不堪两鬓,菱花羞觑。
两岸月桥花半吐。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
尽道武陵溪上路。
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
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
莫是东君嫌淡素。
问花花又娇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