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日空山感易生,依稀犹记别时情。
梧桐一叶罗浮寺,砧杵千家雁翅城。
高树远峰寒月影,暗虫疏雨夜钟声。
此时拟赋思君咏,直至召集始得成。
迟日空山感易生,依稀犹记别时情。
梧桐一叶罗浮寺,砧杵千家雁翅城。
高树远峰寒月影,暗虫疏雨夜钟声。
此时拟赋思君咏,直至召集始得成。
这首诗以“迟日空山”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伤感的氛围,引人深思。诗人通过回忆与友人的离别之情,将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如梧桐落叶、罗浮寺、砧杵声、雁翅城、高树远峰、寒月影、暗虫疏雨和夜钟声,每一处景物都承载着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暗虫疏雨夜钟声”,将夜晚的寂静与内心的思绪巧妙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意境。
诗人在结尾处表达了想要赋诗怀念友人,但直到聚会时才得以完成的心境,这种情感的延宕和最终的实现,既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创作过程中的情感积累与释放。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
春向晚,春晚思悠哉。
风云日已改,花叶自相催。
漠漠空中去,何时天际来。
春已暮,冉冉如人老,映叶见残花,连天是青草。
可怜桃与李,从此同桑枣。
春景去,此去何时回。
游人千万恨,落日上高台。
寂寞繁花尽,流莺归莫来。
胡服何葳蕤,仙仙登绮墀。
神飙猎红蕖,龙烛映金枝。
垂带覆纤腰,安钿当妩眉。
翘袖中繁鼓,倾眸溯华榱。
燕秦有旧曲,淮南多冶词。
欲见倾城处,君看赴节时。
山鸡临清镜,石燕赴遥津。
何如上客会,长袖入华裀。
体轻似无骨,观者皆耸神。
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
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金牛蜀路远,玉树帝城春。
荣耀生华馆,逢迎欠主人。
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
来去皆回首,情深是德邻。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故国荒台在,前临震泽波。
绮罗随世尽,麋鹿古时多。
筑用金鎚力,摧因石鼠窠。
昔年雕辇路,唯有采樵歌。
零陵香草满郊坰,丹穴雏飞入翠屏。
孝若归来成画赞,孟阳别后有山铭。
兰陔旧地花才结,桂树新枝色更青。
为报儒林丈人道,如今从此鬓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