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夜诗·其四》
《子夜诗·其四》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斗印黄金掌上悬,将军自有出机先。

九头猬结终成暴,三略环才实仗贤。

旆转星边光欲没,风临泽上德应全。

忘怀我可随时劫,只为生民一怆然。

(0)
鉴赏

这首诗以“斗印黄金掌上悬”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将军智谋高超,如同掌心悬挂的黄金斗印,寓意着他的决策和策略犹如珍贵的宝物,非同凡响。接着,“将军自有出机先”,进一步强调了将军在战略部署上的先见之明。

“九头猬结终成暴,三略环才实仗贤。”这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复杂多变的战局比作难以驾驭的九头猬,最终爆发为激烈的冲突,而要应对这样的局面,需要贤能之士的智慧和策略。这里巧妙地将战争与人才的重要性联系起来,凸显了贤才对于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旆转星边光欲没,风临泽上德应全。”这两句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旆旗在星空下摇曳,光芒似乎即将消失,但正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中,将军的品德和智慧得以充分展现,如同风临水泽,滋润万物,体现了领导者的道德力量和深远影响。

最后,“忘怀我可随时劫,只为生民一怆然。”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即使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也要为了百姓的福祉而奋斗,体现了诗人的人文情怀和忧国忧民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战争中的智谋、品德与人民福祉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诗人对历史、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刘休休病起

买得南山为卜居,青松绿竹荫吾庐。

日长门外堪罗雀,水满溪头好钓鱼。

脱粟饱时过禁脔,杖藜行处当安车。

家僮忽报长须至,喜接平安一纸书。

(0)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

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0)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其一

渚雁沙鸥啛唼,蔬畦麦陇纵横。

藤萝也解人意,垂蔓争罥前旌。

(0)

夏日小斋杂兴·其五

空阶经急雨,萧爽夜无哗。

折柬邀王子,餐钱与赵家。

颓然对木石,率尔吐云霞。

酩酊不知出,高楼生月华。

(0)

夏日小斋杂兴·其二

尽日掩荆扉,高槐蔽夕晖。

剩餐菰米饭,宽著稻畦衣。

密室香难烬,幽栏药易肥。

不知深谷里,过尽几芳菲。

(0)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其二

曾闻西蜀境,独有大峨殊。

雪色何年岁,佛光定有无。

狖声当夜激,鸟道折云趋。

远觅心初歇,应明系里珠。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