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
颇疑顾虎头,幻此金粟繁。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喧。
苦无好事者,为我载一尊。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
老我罕出户,东墙甘曝暄。
应同花下醉,式副我愿言。
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
颇疑顾虎头,幻此金粟繁。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喧。
苦无好事者,为我载一尊。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
老我罕出户,东墙甘曝暄。
应同花下醉,式副我愿言。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牟巘认的《次韵仲实秋夜》。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空庭两犀株,吹香满前轩。”开篇即设定了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庭院中的花木散发出阵阵花香,似乎在诉说着秋夜的宁静与美好。
“颇疑顾虎头,幻此金粟繁。”诗人通过对古代传说中虎头犀首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心境。
“或是乘鸾女,月窟分天根。”这里的“乘鸾女”指的是仙女,而“月窟分天根”则是在描绘一个宛如仙境的场景,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
“更与泻浩露,尽洗蜂蝶喧。”诗人通过对自然界中露水和昆虫声音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对尘世喧嚣的超脱。
“苦无好事者,為我载一尊。”在这般宁静而美好的夜晚,诗人渴望有知音来共度时光,一起享受这份难得的清福。
“而我子张子,古谊夙所敦。”这里提到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道,通过对其品格和交往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肯将新诗句,到我罗雀门。”诗人期待着朋友能够携带着最新的诗作来访,这不仅是对友谊的一种期待,也是对文学交流的一种向往。
“何殊小山赋,欲招楚客魂。”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楚辞中那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犀首累佩印,陋矣不足论。”最后,诗人通过对古代遗物犀首的描绘,再次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怀念,同时也在反思个人才艺与古人相比的不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历史传说、友情交往以及个人修养的多维度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的精神追求。
卜宅梁溪,成非一朝。面山枕冈,远市近郊。
脩竹茂林,翠连烟霄。松桂吐香,杞菊长苗。
旁临清流,尘缨可濯。小阁崷然,九峰远瞩。
岂无华宇,于我自足。兄弟埙篪,于焉相乐。
春服既成,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啸而归。
自我离群,潜然涕挥。拊心念旧,电往莫追。
今夕何夕,梦还我庐。稚子候门,两发髧如。
携幼入室,浊酒倾壶。慨我寤叹,谁复如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