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飞泉落坐隅,跳波沸石散成珠。
道人谛看空濛际,颗颗圆明定有无。
一派飞泉落坐隅,跳波沸石散成珠。
道人谛看空濛际,颗颗圆明定有无。
这首诗描绘了万杉寺散珠亭旁飞瀑潺潺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珠跳跃于石上,如珍珠般散落的情景。"一派飞泉落坐隅,跳波沸石散成珠",开篇即以生动的意象勾勒出瀑布与岩石间互动的画面,水珠在阳光下闪耀,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串串珍珠。
接着,"道人谛看空濛际,颗颗圆明定有无",诗人转向对一位道人的描写,这位道人静静地凝视着这幅自然画卷,似乎在思考着宇宙间的奥秘与存在之本质。这里的"空濛际"不仅指眼前的水雾缭绕,也暗含着一种超脱尘世、探寻内心深处真理的意境。通过道人的视角,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相结合,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存在的意义和宇宙的奥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本质的探索。通过水珠这一意象,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又寓意着个体在宇宙中的渺小与无限可能,富有深邃的哲理意味。
一山盘礴连苍旻,四时佳气连氤氲。
寒潭浸空波贮银,石瓮酿熟松花春。
奇葩异石咸效臻,琼瑶珠翠纷前陈。
鸾凤飞鸣犀象驯,天荒地老山不贫。
我闻岳降生甫申,又闻楚国宝善人。
愿山淑气钟贤臣,上佐天子康兆民。
功名道德扬清芬,金玉粪土何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