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留别庄木斋四首·其四》
《留别庄木斋四首·其四》全文
明 / 林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眼底风花入短章,老怀终不为诗狂。

江村迟暮逢今雨,天地精神看点阳。

永日空山丝发短,孤灯残漏世几忘。

卧林三月春光满,万紫千红乞寄将。

(0)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复杂心情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眼底风花入短章”,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眼中所见之景,如同融入了诗作之中,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接着,“老怀终不为诗狂”一句,透露出诗人虽年岁已高,但对待诗歌创作的态度依然严谨,不因情感激昂而失却分寸。

“江村迟暮逢今雨,天地精神看点阳。”这两句通过对比“迟暮”与“今雨”,以及“天地精神”与“点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寄托了对未来希望的憧憬。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似乎找到了一种超越时间的力量,即“天地精神”。

“永日空山丝发短,孤灯残漏世几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在漫长的白天与寂静的山中,诗人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孤灯相伴,时间似乎被遗忘。这种情境下,诗人的心境显得格外宁静与深沉。

最后,“卧林三月春光满,万紫千红乞寄将。”诗人想象自己在林中静卧三个月,整个世界都被春天的色彩填满。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面,也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乞寄将”三字,又带有一丝无奈与期待,似乎在向外界寻求某种寄托或回应。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个人情感、时间流转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哲学思考,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充满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作者介绍

林光
朝代:明

广东东莞人,字缉熙。成化元年举人。通经史,得吴澄论学诸书,读之大喜。中举后,从陈献章学。初为平湖教谕,官至襄王府左长史。
猜你喜欢

奉寄周思忠其先丞相益国公于余六世从祖常德府君为同年进士凡志铭哀挽及倡和诗文槩见于周氏所藏遗书当时尝录以归遭乱逸去因再请于思忠必有以相慰答也思忠有弟思廉极相友爱余往来城中尝寓其书舍云

益国勋名盖世贤,昔人寂寂记同年。

死生阔绝宁多托,文字牵连幸可传。

珠浦荒丘馀草莽,武陵流水隔神仙。

乱来旧录惭飘落,烦与题封寄数篇。

(0)

春日书怀次胡中翁

重帘风细雨波寒,乱后逢春尽笑欢。

江渚有烟晴淡淡,乡山无雪翠盘盘。

歌残白苧银屏曙,舞罢青萍锦带宽。

西望故园归路近,满林桃李待君看。

(0)

送杜德明归豫章

云白江寒雪未消,归人初发望仙桥。

船头冻酒惊浮蚁,剑底春衣忆解貂。

湖雨暗沾徐稚榻,山云长隔綵鸾箫。

喜闻仲氏林居好,旧隐何时许见招。

(0)

寄罗明道

曾过溪南访草庭,绝怜高隐静仪型。

雨沾竹色侵书帙,云拥岚光落座屏。

松径晓开岩雪白,稻田冬护水烟青。

何由跨犊閒来往,日听先生讲道经。

(0)

同可用文甫孟文昌祖过连氏池亭观网鱼复酌丁氏别墅

连家庭榭倚溪阴,七月林塘秋意深。

已觉经时违眺望,独将暇日费追寻。

尊移别墅黄花近,网集寒潭翠荇沉。

今夜酒醒山上月,可堪鸣角间清砧。

(0)

送慧上人之九顿岭·其五送喻仲渊归省东吴

明秀楼前雨满沙,石榴花发客思家。

水通赤岸西流浅,路入青山北向斜。

归省可能忘夏凊,传经还解惜年华。

寻幽若过双溪去,为觅秋风旧钓槎。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王慎中 释文珦 戴复古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