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棚下水平?,古戍遗屯记宛然。
马市时来今几载,边烽堡里宿枯禅。
葫芦棚下水平?,古戍遗屯记宛然。
马市时来今几载,边烽堡里宿枯禅。
此诗描绘了边塞景象,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与静谧的禅意。首句“葫芦棚下水平?”以问句形式引出画面,葫芦棚与平静的水面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暗示着边塞之地的自然环境。接着,“古戍遗屯记宛然”一句,通过“古戍”和“遗屯”两个词,展现了边塞曾经的军事活动痕迹,以及时间的流逝给这片土地留下的印记。
“马市时来今几载”则将视角转向了边贸活动,暗示了边塞地区在历史上曾是贸易的重要通道,而“边烽堡里宿枯禅”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佛教的禅意融入边塞的军事堡垒之中,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寻求内心平静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盘根入巨浸,叠翠点寒空。
势迥侔蓬岛,层危敌阆风。
僧楼笼淡雾,雁塔礙飞鸿。
晓井金沙粲,晴坡玛瑙红。
喷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钟匝梵宫。
闲泉澄极顶,幽径入深丛。
古迹谈皆异,秋屏寫未同。
乐游非俗客,静望属渔翁。
买去知无价,栖来思岂穷。
翻嗟市朝里,尘土日濛濛。
杜门无俗交,尘事任浩浩。
空斋学佛外,六经恣论讨。
仁义志不移,贫病谁相恼。
天命唯我乐,百神非吾祷。
为文宗孔孟,开谈黜庄老。
谀谄音声恶,寂寥滋味好。
褰帷愁绪绝,凭栏寒气早。
雁影沈远空,虫鸣咽衰草。
伊余何为者,力拟行正道。
愿扬君子风,浇浮一除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