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乙酉元日八首·其二》
《乙酉元日八首·其二》全文
明 / 唐伯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窃禄谁家子,言归竟不归。

高堂双白发,帝里又芳菲。

谷送宫莺晓,烟添御柳肥。

斑斓五色在,何处试春衣。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身居高位却无法归乡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句“窃禄谁家子”,以疑问的口吻,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与道德上的自我反省,他自称为“窃禄”,即不配享有高官厚禄,流露出一种内心的愧疚与自责。接着,“言归竟不归”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虽有归乡之意,却终究未能实现的愿望,这种无奈与遗憾之情跃然纸上。

“高堂双白发”描绘了家中父母年迈的情景,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同时也寄托了主人公对父母的深深挂念。“帝里又芳菲”则以京城的春景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京城的繁华与生机与他内心的空虚形成鲜明对比。

“谷送宫莺晓,烟添御柳肥”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京城早春的美丽景色。谷中传来清脆的黄莺叫声,晨雾缭绕,使得御柳更加丰茂。这些景物的描写,一方面展现了京城的生机勃勃,另一方面也暗含了主人公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斑斓五色在,何处试春衣”两句,以春天的色彩和试穿新衣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然而,面对“何处试春衣”的疑问,又透露出了一种迷茫与无助,似乎在问自己,这样的生活还能持续多久,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内心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深刻地揭示了主人公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家庭、故乡和自由生活的深切怀念与追求。

作者介绍

唐伯元
朝代:明

(1540—1598)明广东澄海人,字仁卿。万历二年进士。历知万年、泰和二县,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选司郎中,佐尚书孙丕扬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门。受业于永丰吕怀,深疾王守仁新说,上疏反对守仁从祀文庙。有《二程年谱》等。
猜你喜欢

春夕感雨

湿生础汗暮云屯,夜雨丁丁已浃旬。

素沫乍流疑洗月,寒丝不断似留云。

频敲碧瓦鹃声杂,细渍青苔鹤迹匀。

绕砌落英香泪注,一庭星影白如银。

(0)

山居·其二

叶落叶萌花两世,月来月去事千年。

自知贫骨宜山性,饱听黄鹂枕石眠。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九

几拍胡笳吊葬祭,红颜异代总同悲。

回头乍见含泥燕,危坐巢中说乱离。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五

白露催寒乌夜啼,倦游公子未归西。

月明多感为云薄,免使偷光照惨栖。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七十二

将军徵卒费铜符,云火烧天地作炉。

此去故人谁解橐,襄中应贮荔枝图。

(0)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其五十二

好花愁雨柳愁烟,正是江南醉里天。

莫怪罗裳消素质,夜来风雨四更前。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