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三居庸关》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其三居庸关》全文
元 / 黄溍   形式: 古风

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

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

圣人大无外,善闭非键钥。

车行已方轨,关吏徒击柝。

居民动成市,庐井互联络。

幽龛白云聚,石磴清泉落。

地虽临要冲,俗乃近淳朴。

政须记桃源,不必铭剑阁。

仆夫跽谓我,无为久淹泊。

山川岂不好,但恐风雨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与历史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当地风土人情的感慨以及对政治治理的思考。

首句“连山东北趋,中断忽如凿”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山势的连绵不绝,以及居庸关在群山之中突兀而起的雄伟景象。接着,“万古争一门,天险不可薄”强调了居庸关作为战略要塞的重要性,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自然的险峻。

“圣人大无外,善闭非键钥”则转而探讨了治理国家的哲学思想,暗示了领导者应具备的智慧和道德力量,而非依赖于物质的锁钥。接下来的“车行已方轨,关吏徒击柝”描述了过往商旅在关卡前的秩序与守卫的职责,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秩序与纪律。

“居民动成市,庐井互联络”描绘了关内的繁荣景象,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社区的紧密联系。而“幽龛白云聚,石磴清泉落”则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地虽临要冲,俗乃近淳朴”对比了居庸关的战略位置与当地民风的淳厚,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和谐社会环境的赞赏。最后,“政须记桃源,不必铭剑阁”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呼吁政治治理应追求理想的社会状态,而不是过分强调军事防御。

“仆夫跽谓我,无为久淹泊”则是仆人的劝告,提醒诗人不应长时间停留,体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敏感。最后一句“山川岂不好,但恐风雨恶”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同时对可能遇到的恶劣天气表示担忧,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居庸关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地位,还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社会观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历史、政治和人文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黄溍

黄溍
朝代:元   字:晋卿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生辰: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黄溍(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字晋卿,一字文潜,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猜你喜欢

感恩多

洞房花独宿。啼损横波目。锦字不思看。夜灯残。

露井蛄啼落秋月,晓风寒。马策弓衣,客程霜未乾。

(0)

小重山.用定山堂韵题顾横波小像

人与江山并是柔。六朝新乐府,梦前游。

玉梅花下月如钩。扶香影,幽绪上眉头。

柳下白门秋。几番欢笑罢,几番愁。

内家梳裹倚风流。尚书老,怊怅旧妆楼。

(0)

玉楼春

青山日日流莺语。啼得春来春又去。

好云不似故乡多,行雨依然相送处。

楼台金粉江南路。欲寄相思无处所。

清明雾里湿梨花,寒食烟中迷柳絮。

(0)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左车二章之二·其三

左车有赫,万人毒螫。曷可去之,于党孔硕。

敏尔之生,胡为草戚。

(0)

菩萨蛮·其六

瑶台长是游仙驻。残金销尽雕轮路。帐殿柳如烟。

水飘花满船。惊波风雨急。夜夜青禽泣。

只道海能填。西山无石衔。

(0)

戏题巫山县用杜子美韵

巴俗深留客,吴侬但忆归。

直知难共语,不是故相违。

东县闻铜臭,江陵换裌衣。

丁宁巫峡雨,慎莫暗朝晖。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