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广陌,道遇斗鸡儿。
上巳催游兴,春光正尔时。
墙外鞦韆影,桃李路傍枝。
可是王昌侣,香风处处随。
驱车出广陌,道遇斗鸡儿。
上巳催游兴,春光正尔时。
墙外鞦韆影,桃李路傍枝。
可是王昌侣,香风处处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的一幕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变换下的自然风光与人物活动。诗人以“驱车出广陌”开篇,描绘了一幅行旅中的景象,随后点明了“道遇斗鸡儿”,将视线聚焦于路边的斗鸡少年,巧妙地引入了节日的氛围。上巳节是古代春季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此时出游踏青,诗中“上巳催游兴”一句,生动地表现了这一传统习俗对人们出游兴致的激发。
接着,诗人通过“春光正尔时”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短暂与珍贵。接下来的几句,“墙外鞦韆影,桃李路傍枝”,则将视角转向了自然景观,通过“鞦韆影”和“桃李路旁枝”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氛围。这里的“鞦韆”可能是指儿童游戏中的秋千,其影子在阳光下投射在墙上,与桃树、李树的枝条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
最后,“可是王昌侣,香风处处随”一句,以“王昌侣”暗指王昌龄,这里借用了王昌龄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和友情的向往与珍惜。同时,“香风处处随”则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弥漫着花香,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情趣的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鲍君藏书十万轴,气压石渠吞天禄。
缥囊缃帙尽古今,竹简蝌蚪惊触目。
昔从惠子见多方,后闻张华载满毂。
唐时世南行秘书,岂独李邕号书簏。
今于君家尽见之,插架堆床动成束。
我梦化作太乙精,手燃青藜访君屋。
纬象玄文发隐奇,夜半风雨众灵哭。
尝闻聚书后必兴,况是鲁斋旧儒族。
六经行天日月明,文章末学厌纷逐。
凤衰麟死三千春,主持吾道宁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