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都门凛欲霜,羸躯恩免立鹓行。
细书付吏誊初稿,和药呼儿对古方。
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
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
九月都门凛欲霜,羸躯恩免立鹓行。
细书付吏誊初稿,和药呼儿对古方。
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
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初作四首(其二)》,描绘了诗人九月时节在都门的生活情景。首句“九月都门凛欲霜”以季节和环境起笔,渲染出都城秋意渐浓、寒气逼人的氛围。诗人身体衰弱,却因朝廷恩典得以免于繁杂的官场礼仪,置身于行列之外,心境显得较为轻松。
接下来的两句“细书付吏誊初稿,和药呼儿对古方”,展现了诗人居家生活的细节,他细心地批阅文书,吩咐下人抄写初稿,同时自己研读古籍,调制药方,显示出他对学问的执着和对健康的关注。
“陋巷闭门常谢客,高斋扫地独焚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寂,他在简陋的小巷中闭门谢客,独自在高雅的书斋里打扫卫生,燃香静思,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和内心的宁静。
最后两句“此生自计终何取,似有山林一日长”,诗人反思自己的人生选择,认为自己此生的追求或许在于回归自然,享受山林生活,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己人生道路的深沉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陆游在官场之外的闲适与内心世界,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十日天寒守圭窦,今朝对客何佳哉。
春催江上红梅发,雪唤淮南青子来。
从儿作相论句法,乞我浇馋持酒杯。
半世儒冠今种种,端须拽取鼻头回。
投策上前坂,薄暮寒云滋。
华毂不可停,奈此长相思。
雁影正疾逝,马鸣一何悲。
归期无淹留,黄花殊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