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石丹崖出,攒峰万壑回。
古苔阴洞寂,新雨绿波开。
渡绝移丛筱,飞春泛落梅。
东山有夙尚,且尽手中杯。
穹石丹崖出,攒峰万壑回。
古苔阴洞寂,新雨绿波开。
渡绝移丛筱,飞春泛落梅。
东山有夙尚,且尽手中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早春季节里游历东山石洞的景象。诗人以精细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雄伟和自然界的生机。
"穹石丹崖出,攒峰万壑回"两句开篇便展现了山势的壮观,"穹"字形容石头的坚硬与古老,而"攒峰"则勾勒出了连绵不绝的山峰。"万壑"一词更是增添了一种自然景观的丰富多变。
"古苔阴洞寂,新雨绿波开"两句转而描写了石洞内外的宁静与生机。"古苔"暗示着时间的沉淀,而"阴洞寂"则表现出一种幽深的安静感。"新雨"和"绿波"则是对春天滋润之美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在春季的更新。
"渡绝移丛筱,飞春泛落梅"两句中,"渡绝"表明诗人穿越了绝域,而"移丛筱"则可能是指采集野草之举。"飞春"和"泛落梅"共同营造了一幅春天花开花落的生动画面。
最后一句"东山有夙尚,且尽手中杯"中的"东山"应是指诗人所在之地,而"有夙尚"可能暗示着某种传说或历史遗迹。"且尽手中杯"则是一种享乐主义的态度,表现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
齐郑麦为秋,所需三月雨。
向接方伯奏,东郊趾待举。
晨夙望南云,默祷心怇怇。
油然亦屡作,霈兮方延伫。
不迟数日间,邮传递佳语。
既欣一犁深,更幸两州普。
岂惟滋来牟,兼可播稌黍。
眉舒有馀望,心沃无繁苦。
繄余德凉薄,诚格敢自诩。
祗此省岁心,绥丰愿海宇。
去冬三白兆,春霖润膏土。
皇州景色佳,花柳纷烟墅。
察近而略遐,此戒铭心所。
忆昔扶风守,所虑百里许。
彼喜尚艰致,我喜岂易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