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谁举此问瞿昙,已筑虚空作小庵。
不但燕闲充泛宅,亦堪来往寄浮骖。
江湖有理吾将老,鱼鸟无心客自惭。
非复云安忧斗水,床头垂手得清甘。
凭谁举此问瞿昙,已筑虚空作小庵。
不但燕闲充泛宅,亦堪来往寄浮骖。
江湖有理吾将老,鱼鸟无心客自惭。
非复云安忧斗水,床头垂手得清甘。
这首诗《船居》是宋代诗人唐庚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身处船居的独特心境与生活状态。
首句“凭谁举此问瞿昙,已筑虚空作小庵”,以“瞿昙”借指佛陀,用以引出对空寂生活的思考。诗人仿佛在问,谁能理解我在这虚空之中建造的小庵,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居所,更是心灵的寄托。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反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世界的渴望。
接着,“不但燕闲充泛宅,亦堪来往寄浮骖。”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船居的生活状态。诗人说,这不仅仅是一个供人休憩的泛宅,它还能承载着来往的舟车,象征着生活的流动性和多变性。这里的“浮骖”可能是指随波逐流的舟船,也暗喻着人生的漂泊不定。
“江湖有理吾将老,鱼鸟无心客自惭。”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他认为,江湖自有其规律,自己愿意在此终老。同时,他以鱼鸟无心自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对自己未能完全达到这种境界而感到一丝惭愧。
最后,“非复云安忧斗水,床头垂手得清甘。”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不再担忧生活的琐碎,就像在云安时忧虑那有限的水源一样。现在,即使是在船居中,也能轻松地获得清甜的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内心世界和自然规律的深刻领悟。
大金在京口,小金来粤江。
金名有大小,产皆国之良。
兑泽久淬砺,离炎百炼钢。
屹立柱中流,上映天日光。
铸为双雄剑,诛奸留上方。
剸系久易缺,神功宜善藏。
飘然化双龙,跳跃出大荒。
暮宿若木西,朝游浴扶桑。
时伴回仙飞,万劫妖魔降。
偶来看故庐,云山空苍苍。
过者千万人,视此皆寻常。
大器不世用,神物肯处囊。
天地无边极,此当与低昂。
翩翩驾两袖,二鹤贴云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