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夏日十二首·其十二》
《夏日十二首·其十二》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

(0)
翻译
夜晚的景色与大地融为一体,秋意在草木间催促着凋零。
星空随着开阔的地面无限延伸,银河仿佛流淌在起伏的山峦之上。
栖息的鹤感受到凉意,提前发出警告,饥饿的乌鸦直到傍晚还未归巢。
高楼上的人面对着斜照的月光,凄凉的笛声在夜空中显得格外哀伤。
注释
夜色:夜晚的黑暗。
川原:广阔的平原。
秋声:秋天的声音。
草木:植物。
星辰:星星。
随地阔:随着地面的开阔。
河汉:银河。
写山来:映照在山峦上。
栖鹤:栖息的白鹤。
凉先警:感到凉意而警觉。
饥乌:饥饿的乌鸦。
斜月:倾斜的月亮。
鸣笛:吹笛声。
清哀:清冷而悲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的山川景象,融合了秋天的气息和自然之声。诗人通过对夜色、秋声、星辰等元素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

"夜色川原合,秋声草木催"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氛围,将读者带入一个夜幕低垂的大自然中,秋天的气息在树林间流动,似乎在提醒着什么。这里的“夜色”和“秋声”,不仅是对景物的描绘,更有一种引人深思的意味。

"星辰随地阔,河汉写山来"进一步扩展了画面,使之变得更加开阔。在这广袤的宇宙背景下,连星辰和河流都似乎在参与这场自然的交响曲。这里的“阔”字,表达了一种无垠的广阔,而“写山来”,则是对自然造化之工巧妙描绘。

"栖鹤凉先警,饥乌夕未回"两句,则引入了生灵的动态。栖息在树上的鹤,似乎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而那些尚未归巢的乌鸦,因着饥饿而不得不延迟它们的归途。这不仅是对鸟类行为的观察,也反映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生命循环的感悟。

"高楼对斜月,鸣笛正清哀"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人类的居所和情感表达。高楼之上,有人独自面对着那斜倚的明月,吹奏着笛子,发出清亮而又带有哀伤的情感。这不仅是对夜景的描绘,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抒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人类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题四兰

深藏岩谷里,初不要人知。
苦是午难掩,春风得意吹。

(0)

布袋浴江图赞

柳烟羃浪粼粼,脱体无依尚染尘。
辊得通身是泥水,小儿戏剧诳谁人。

(0)

待月赞

末后句,如何举。
眨得眼来,月圆当户。
何曾知落处。

(0)

代赞罗汉

古桧含烟,青山展画。
题目分明,何须管带。
待你炷得香来,鸣磬一下。
蹉过了也。

(0)

悼芳洲忏首

不忍萤窗赚一生,翻身义虎顶头行。
金篦刮尽空花膜,喜得天台教眼明。

(0)

佛临禅师赞

奸{二豕}顽蛮,更加白{左亻右幼}。
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头缠人必倒。
五处开场弄活机,是龙程式天蛇窜草。
千不合,,万不合,凤口山前,乞指路头。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却来时道。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