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蛾眉新样。原来是、先成天上。
薄暮楼头翘首望。曲如钩,借残阳,时一亮。
月殿嵯峨壮。问此际、那边安放。桂树高高岂得长。
倘有人,驾星桥,如何上。
人世蛾眉新样。原来是、先成天上。
薄暮楼头翘首望。曲如钩,借残阳,时一亮。
月殿嵯峨壮。问此际、那边安放。桂树高高岂得长。
倘有人,驾星桥,如何上。
这首《夜游宫》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间女子与天界之美的对比,以及对月宫桂树与仙人星桥的遐想。开篇“人世蛾眉新样”,点出人间女子之美,紧接着“原来是、先成天上”,暗示这种美并非仅限于人间,似乎在说女子之美在某种意义上先于人间存在,预示着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
“薄暮楼头翘首望”描绘了一幅傍晚时分,女子站在楼头远眺的场景,她翘首以待,目光中充满了期待和憧憬。“曲如钩,借残阳,时一亮”,通过比喻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形象地表现了女子身形的柔美和短暂的光辉,仿佛是夕阳下的一抹亮色,既美丽又稍纵即逝。
“月殿嵯峨壮”转而描绘月宫的雄伟壮观,与人间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超凡脱俗的主题。“问此际、那边安放”,则引出对月宫中桂树与仙人星桥的疑问,表达了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欲。
“桂树高高岂得长”,对桂树的生长提出疑问,暗含对永恒与变化的思考。“倘有人,驾星桥,如何上”,最后以假设的方式,想象有人能够借助星桥到达月宫,进一步深化了对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
整体而言,《夜游宫》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对超越世俗的追求,以及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浪漫情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