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明骑马走红尘,蓬梗何年是住身。
回望长安五千里,朔云燕雁不堪闻。
天明骑马走红尘,蓬梗何年是住身。
回望长安五千里,朔云燕雁不堪闻。
这首诗描绘了游子在红尘中的孤独与漂泊之感。首句“天明骑马走红尘”生动地展现了游子清晨出发,独自一人在繁忙的道路上奔波的情景,充满了旅途的艰辛与孤独。次句“蓬梗何年是住身”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和无根的浮萍,表达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无奈,暗示了长期漂泊的生活状态。
后两句“回望长安五千里,朔云燕雁不堪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遥望故乡长安,距离之遥远犹如五千里,这不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距离。面对北方的寒云和南飞的大雁,诗人感到难以承受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对归家的渴望,但现实的阻隔使得这份愿望变得遥不可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引人共鸣。
云窗春暖,月地宵寒,乱花似锦。
京兆当年,深青浅绿曾细审。
何故多病多愁,想粉坑脂窨。
却似黄鹂,欲啼还被寒噤。
故剑新缣,总因他、蛾眉谗谮。
频移带眼,须知细腰姓沈。
还怕玉帘风细,人愁单枕。
清夜然脂,日高为你犹寝。
津梁疲矣,且相从一饱、茆檐不托。
输与閒閒云意懒,不似客游轻作。
残霸关河,悲秋时节,对酒浑忘酌。
绮怀微倦,满前新句慵索。
何必憔悴兰成,江潭赋就,始解伤摇落。
官柳垂垂低飐影,能值几絇丝络。
白发閒搔,青山长往,万事风鸣铎。
故人书报,菊花期就前约。
望中春草草。残红卷尽,旧愁难扫。
载酒园林,往日游情倦了。
几点飘零花絮,作弄得、阴晴多少。归梦好。
宵来犹记,骖鸾亲到。
尾长翼短如何,算愁里听歌,也伤怀抱。
烂锦年华,谁信春残恁早。
留取花梢日在,休冷落、旧家池沼。吟思悄。
此恨鹧鸪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