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随玉笋同班。
竹林风味正相联。独高霜外节,微露管中斑。
吏隐丛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
此君端可助跻攀。支颐供鹤立,拱膝看鳌翻。
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随玉笋同班。
竹林风味正相联。独高霜外节,微露管中斑。
吏隐丛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
此君端可助跻攀。支颐供鹤立,拱膝看鳌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隐逸生活。"家住清湘云外窟,肯随玉笋同班"表明诗人居住在一个远离尘世的地方,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竹林风味正相联"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进一步描写,竹林给人的清新感受与诗人的心境相融合。
"独高霜外节,微露管中斑"中的"独高"表达了一种独立不羁的情怀,而"霜外节"和"管中斑"则是对秋天竹笋初生的生动描写。"吏隐丛祠聊寄傲,胸襟半是湖山"显示诗人对于世俗官职的冷漠态度,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与自然景物相融合。
"此君端可助跻攀"可能是在赞美某位朋友或同道中人的高尚品格,能够在精神上给予支持。"支颐供鹤立,拱膝看鳌翻"则是对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的描绘,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种宁静而悠然的时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的领悟,以及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怯倚银屏,绣带平量,香肌暗消。
怅年来病减,丰姿顿改,日长睡起,意态犹娇。
臂欲松金,肩如削玉,云样衣裳水样绡。
湘裙底,更一钩罗袜,宽褪莲翘。镜中薄了兰膏。
怪落尽。芙蓉两颊潮。
看秋波阁泪,愁凝眼角,春山锁恨,情蹙眉梢。
飞燕轻盈,小蛮憔悴,莫向东风斗柳腰。
黄昏后,怕灯前月下,顾影魂销。
雨馀露井春生,飞琼夜剪瑶池雪。
新妆照水,繁英如玉,几枝初发。
洗尽铅华,消除尘垢,望中幽洁。
但芬芳未了,枝头杜宇,偏只是、啼声彻。
爱尔丰姿清绝。倚雕栏、不言堪悦。
玉兰沁露,梨花带雨,风神终别。
烟净池塘,日长庭院,莺声乍歇。
趁东风、试把琼枝摘取,绿窗陈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