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失守天人愤,率土勤王赴建州。
送尔特赍丞相表,入京先慰圣明忧。
烽烟岁晏须调马,雨雪怀家莫上楼。
努力行间报知己,功成不必定封侯。
燕京失守天人愤,率土勤王赴建州。
送尔特赍丞相表,入京先慰圣明忧。
烽烟岁晏须调马,雨雪怀家莫上楼。
努力行间报知己,功成不必定封侯。
这首《冬日送兄安国》是明代诗人梁宪的作品,通过诗中描绘的情景与情感,展现了兄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的忠诚。
首句“燕京失守天人愤”,开篇即以燕京的失守引起天地间的愤慨,营造出一种紧张而沉重的氛围,暗示了国家面临危难的背景。接着,“率土勤王赴建州”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及其兄长为了国家的安宁,不畏艰险,前往建州勤王的情节,体现了他们为国效力的决心和勇气。
“送尔特赍丞相表,入京先慰圣明忧”两句,描述了送别时的情景,兄长特地携带丞相的奏表,先行入京,旨在安抚君主的忧虑,表现了他们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烽烟岁晏须调马,雨雪怀家莫上楼”则进一步描绘了兄长在前线的艰苦生活,面对烽火连天的岁月,需要时刻准备战斗;在风雪交加的日子里,虽思念家乡,却不能轻易返回,表达了兄长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最后,“努力行间报知己,功成不必定封侯”两句,既是对兄长的勉励,也是对所有为国效力之人的期许。它强调了在战场上尽心尽力的重要性,并且指出,即使功成名就,也不必追求高位显赫,体现了诗人对忠诚与奉献的崇高价值的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了兄弟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在国家危难之际,人们勇于担当、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
历历银飙帘外落,又是一番节序。
今宵停宝杼,正南部烟花,西风牛女。
端正窥帘,轻狂换盏,多少良俦俊侣。
有白发何戡,青春张绪,流商刻羽。
渐露湿瓜筵,月穿针孔,纱幮无暑。醉摇栀子树。
是郁金堂后西偏路。
谁知道、三生杜牧,前度刘郎,重来还到听歌处。
钿盒一朝分,记不起、长生私语。算此际、情偏苦。
离多会少,岂独天边河鼓。客且歌完金缕。
饾饤天气。况是天涯羁旅。
怊怅类、浮萍飘泊久,伤情处、黯然无语。
且检红绵灯下看,瞥见了、深闺针缕。
想当日、执手叮咛,预料春寒如许。凝伫。
沈吟欲著,几番推去。
任春衣、红藤箱底阁,甘领受、疏风懒雨。
拟向春江传此意,奈江上、双鱼无据。
恨点点杨花,叠叠青山,遮人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