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入门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踪。
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
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途辙。
德山入门便棒,多向皮袋里埋踪。
临济入门便喝,总在声尘中出没。
若是英灵衲子,直须足下风生,超越古今途辙。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端裕所作的两首偈颂之一,以禅宗大师德山和临济的故事为喻,阐述禅修的精髓。"德山入门便棒"指的是德山宣鉴禅师的教法直接而严厉,初学者需立即领悟;"多向皮袋里埋踪"则暗示禅意深藏不露,如行者在修行中隐藏真我于日常生活中。临济的"入门便喝"强调的是即时的警醒与顿悟,"总在声尘中出没"则表示禅悟在日常喧嚣中显现。
"若是英灵衲子",这里的"英灵衲子"是对有慧根修行者的赞美,他们需要"直须足下风生",即通过自身的修行,让智慧如风般自然流动。最后两句"超越古今途辙",表达了禅修的无拘无束,旨在突破传统路径,达到超脱时空的境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禅修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要旨,鼓励修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真我,通过实践超越传统的修行方式。
曾泛黄花竹叶轻,更循篱下数繁英。
主人已后荒三径,狂客从前号四明。
怪朝来、片红初瘦,半分春事风雨。
丹山碧水含离恨,有脚阳春难驻。芳草渡。
似叫住东君,满树黄鹂语。无端杜宇。
报采石矶头,惊涛屋大,寒色要春护。
阳关唱,画鹢徘徊东渚。相逢知又何处。
摩挲老剑雄心在,对酒细评今古。君此去。
几万里东南,只手擎天柱。长生寿母。
更稳步安舆,三槐堂上,好看彩衣舞。
高台面南山,独立望空阔。
东风悠然来,吹我鬓中发。
独游动远思,览物念所悦。
伊人在千里,山水不可越。
玉音坐契阔,容华有消歇。
悲哉音莫致,杂佩空自结。
群飞云间鸿,北羽俨成列。
爱日崇令德,嘉好当无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