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
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山月晴初见,松云散不闻。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
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
这首诗以“山阁夜坐有感,再拈群字”为题,由清代诗人李寄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夜晚独坐山阁,内心思绪万千的情景。
首句“山月晴初见”,描绘了晴朗夜空中初现的明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接着,“松云散不闻”一句,通过松林间的云雾散去,听不到任何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空灵。
“避人甘孑孑,对客敢云云”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矛盾。在人前,他愿意保持独立和淡泊,不愿被世俗所扰;但面对客人时,他又不敢轻易表露真实想法,显示出其性格中的复杂与挣扎。
“举世皆巾帼,何时再檄文”则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批判。他认为整个世界都像弱女子一样软弱无力,渴望能再次发出正义之声,呼吁改变。
最后,“自知非孔圣,鸟兽与同群”表明诗人虽深知自己并非圣贤,却也渴望与自然界的鸟兽为伍,寻求心灵的归宿与自由。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
日日春阴,瑞香亭下寒成阵。
凤靴频误踏青期,寂寞墙阴径。
翠被堆床未整。
睡初酣、风篁唤醒。
几多心绪,鹊语难凭,灯花无准。
得酒浇愁,旧愁不去添新病。
吴绫题满断肠词,歌罢何人听。
宝篆香消昼永。
枭馀烟、萧萧鬓影。
出门长啸,白鹭双飞,清江千顷。
与勉夫对坐萧齐,即景漫赋江枫汀树,挂寒云零乱。
天阔谁填莫愁满。
散玉尘千斛,装□柴门,堪笑处、天女多情恨晚。
灞桥丝样柳,恰试鹅黄,笛里东风便吹断。
莫话剡溪船,乘兴归来,早闲了落梅庭院。
爱搀占西园做飞花,又不道春光,
浴水雕翎,眠纱绣羽,天然宜在沧洲。
翠被馀声,凉宵陡顿惊秋。
妖姿不共流年谢,带睡魂、飞上枝头。
任烟波,多少凄凉,分付轻鸥。
金英浓露才收。
误芰荷翻雨,□梦悠悠。
陶令归来,十分芳意谁酬。
惜花长是招花恼,况动人、名字风流。
黯销凝,添得东篱,一段闲愁。
二月江南,乱莺萦揽飞花阵。
今年春苑淡如秋,疏柳闲三径。
尘网么弦待整。
怕离愁、琵琶话醒。
牡丹犹未,杜宇休催,东君归准。
赋笔才悭,故人能写兰成病。
中流独自扣舷歌,空有鱼龙听。
娃馆琴台路永。
定何时、追随帽影。
断崖歌树,蔓草平烟,凭阑俄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