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江僧榻压龙宫,二十年前一宿同。
偃蹇青山长待我,飘萧白发又乘风。
槛前万顷淩天外,楼上千生说梦中。
何事惊涛翻急雨,苦将悲壮撼衰翁。
沧江僧榻压龙宫,二十年前一宿同。
偃蹇青山长待我,飘萧白发又乘风。
槛前万顷淩天外,楼上千生说梦中。
何事惊涛翻急雨,苦将悲壮撼衰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鼐在丹徒值雨时,与友人梦楼、持衡、江鸣韶一同游历焦山,并登上了东升楼的场景。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首句“沧江僧榻压龙宫”,以“压”字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所居之地的庄严与神秘,仿佛是龙宫一般深藏于苍茫江水之中。接着,“二十年前一宿同”则引入了时间的维度,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偃蹇青山长待我,飘萧白发又乘风”两句,通过描写青山的长久等待与诗人白发的飘扬,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个人衰老的对比思考,蕴含着一种超脱与无奈的情感。
“槛前万顷凌天外,楼上千生说梦中”描绘了东升楼的壮观景象,万顷江面仿佛直抵天际,楼上的生灵似乎在梦中谈论着什么,营造出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氛围。
最后,“何事惊涛翻急雨,苦将悲壮撼衰翁”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感慨。急雨与惊涛不仅激起了波澜,也触动了诗人内心的悲壮情感,体现了他对生命短暂与自然伟力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藏山竹简头堪白,海上桃生不记年。
节日祯祥虽偶似,科名宦达总输先。
成书谩付将来世,有后应观已定天。
文字尧夫今不愧,敢辞端拜百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