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说幽庭里,槐阴蔼绿云。
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
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
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
共说幽庭里,槐阴蔼绿云。
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
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
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庭院景象。首句“共说幽庭里”,点出庭院的隐秘与静谧,引人入胜。接着,“槐阴蔼绿云”一句,以槐树的浓荫比作飘浮的绿云,形象地展现了槐树茂密、绿意盎然的景象,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
“郤林通桂影,谢砌逗兰芬”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内的植物景观。郤林通桂影,暗示着桂花树的枝叶穿过树林,投下斑驳光影;谢砌逗兰芬,则是说兰花在石阶旁悄悄散发出芬芳,既增添了庭院的香气,也体现了自然与建筑的和谐共生。
“驷马高门启,三公旧业闻”两句,转而描绘了庭院的主人身份与历史背景。驷马高门启,意味着庭院的大门开启,显示出主人的尊贵地位;三公旧业闻,则暗示着这里曾是三公(古代官职)的旧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堂中无所见,犹记老坡文”一句,表达了对庭院内堂屋的想象与怀念。虽然堂屋中已无实物可寻,但人们仍然记得这里曾经流传过的苏轼(老坡)的文章,这不仅体现了对文学的敬仰,也寄托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自然美、人文气息的庭院场景,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蕴含了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去年江北多飞蟊,今日江南多猛虎。
白日咆哮作队行,人家不敢开门户。
长林大谷风飕飕,四郊食尽耕田牛。
残膏剩骨委丘壑,髑髅啸雨无人收。
老乌衔肠上枯树,仰天乌乌为谁诉?
逋逃茫茫不见归,归来又苦无家住。
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
天明起火无粒粟,那更打门苛政酷。
折䯠败肘无全民,我欲具陈难具陈。
纵使移家向廛市,破獍猰貐暄成群。
醉西湖寿酒,歌旧曲,已三年。
喜万里湖山,归来相见,淮海楼边。
春风绣衣无恙,唤竹西歌吹共留连。
世事浮云千变,灵台孤月长圆。一官聊办买书钱。
行橐故萧然。有梦里青山,词中白云,徽外鸣弦。
悠悠紫台归路,乐因循、诗酒堕凡缘。
借问蓬莱官府,何如平地神仙。
遇此荒年,天下门徒,受魔受难。
过此番才显真诚,道友杀那,慷慨应过天仙。
广化天尊,忠昭烈士,甲子旬中要五千。
加刚志,九天仙阙,无数金莲。逢魔一志当先。
心上休教邪共偏。
举刀时,一性如山不动,三清上圣,到处随现,不在功全。
不须行满,一志无疑,上圣劝诸门弟,肯忘形忘体,随我升天。
绿暗红稀,人家翠微。杜鹃啼月,紫燕衔泥。
莫春者,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本是儒家闲戏剧,刚言漏泄祖师机。
是不是,非不非,老倒乳峰那得知。
松根憨睡足,闲把瘦藤戏,侍者无事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