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道士张唯深》
《送道士张唯深》全文
宋 / 周必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世须抛世俗文,休论何逊与阴铿。

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dàoshìzhāngwéishēn
sòng / zhōu

chūshìpāoshìwénxiūlùnxùnyīnkēng

dànqiúxiānbǎisānniánàihuìxiàngmíngdǐngshàngxíng

翻译
出世时要抛弃世俗的文采,无需再谈论何逊和阴铿的诗才。
只希望能得到仙人伯的三年艾草,将来必定会在弥明的头顶行走。
注释
出世:指超脱尘世,进入修行或隐居生活。
世俗文:指世俗的文学或学问。
何逊:南朝梁诗人,以诗才著称。
阴铿:南朝梁、陈间诗人,与何逊齐名。
仙伯:对有道行或仙风道骨之人的尊称。
三年艾:指长年积累的艾草,象征修行或长寿。
弥明:可能是指传说中的仙人或者地名,这里代指修行之地。
顶上行:意指飞升或达到极高的境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为送别道士张唯深而作。首句"出世须抛世俗文"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清静生活的向往,暗示了对张道士放弃世俗功名的赞赏。次句"休论何逊与阴铿"借用了何逊和阴铿两位南朝文学家的名字,暗指过去的荣华之争已无需提及,强调了诗人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修行。

后两句"但求仙伯三年艾,会向弥明顶上行"进一步表达了对张道士修行的期待,希望他能在修炼中取得长进,如同仙人一般,三年苦修后能登顶修行的高峰——弥明。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对道士出世修行的鼓励和支持,以及对道家仙道理想的向往。

作者介绍
周必大

周必大
朝代:宋   字:子充   生辰: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
猜你喜欢

题九华精舍册为颙上人

五岳行踪僻,三山去路遐。

何如北窗外,坐卧九莲花。

(0)

独酌逍遥馆醉中拈笔漫书五绝·其四

长笑山中醪,千日誇酩酊。

安得游华胥,万劫时一醒。

(0)

胡谷元池亭杂咏十二首·其四水竹居

千顷竟何为,万竿复何处。

居然五亩园,独领浣花趣。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二十六苍玉馆

帘内延湘妃,帘外种湘竹。

秋风何泠然,淅淅动苍玉。

(0)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其二十四贝叶斋

一出恒沙河,弹指几千劫。

金刚在舌根,何许贝多叶。

(0)

新春鲁总戎招同李都阃夜集署中座上得笳字作

尊酒孤城急暮笳,玉壶金缕兴无涯。

茶烹雁宕千峰雪,酒酿龙山十日霞。

幕府春光回大纛,辕门晴色护高牙。

相逢况是河梁客,握手何妨片月斜。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