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
是身虽可懒,共寄无尽兴。
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馀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许,柳色几衰盛。
人生行乐耳,诗律已其剩。
邂逅一樽酒,它年五君咏。
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
清池不受暑,幽讨起予病。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
是身虽可懒,共寄无尽兴。
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
谈馀日亭午,树影一时正。
清风不负客,意重百金赠。
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
微波喜摇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许,柳色几衰盛。
人生行乐耳,诗律已其剩。
邂逅一樽酒,它年五君咏。
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
这首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夏日集葆真池上以绿阴生昼静赋诗得静字》描绘了夏日池塘的清凉宁静景象,以及诗人借此引发的闲适心境。首句“清池不受暑”点出池水的清凉,为炎热夏日带来一丝慰藉。接着,“幽讨起予病”表达诗人因欣赏此景而生出的雅兴和惬意。
“长安车辙边,有此荷万柄”暗含对都市生活的对比,即使在喧嚣之中,池塘中的荷花依然展现出自然之美。诗人感叹即使身处忙碌之中,也能从这宁静中找到乐趣。“鱼游水底凉,鸟宿林间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鱼儿自在游动,鸟儿栖息于林间,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
“谈馀日亭午,树影一时正”描绘了午后时分,树影婆娑,光影静止的时刻,更显静谧。诗人感慨“清风不负客”,微风轻拂,仿佛懂得诗人的期待,带来清爽之感。“聊将两鬓蓬,起照千丈镜”以自嘲的口吻,说自己虽略显蓬头垢面,但仍愿如镜般清澈地欣赏这美景。
尾联“重期踏月来,夜半啸烟艇”表达了诗人期待再次来访,与友人月下相聚,共享诗酒之乐。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夏日静美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
墨云含雨江空濛,岛屿细琐连烟空。
我家茆屋菰苇丛,卷蓑背笠随渔翁。
展掩倍觉心神融,缅想惨澹经营中。
王孙玉面食肉相,万里山川入遐想。
当时宫禁断过逢,可得如侬逞江望。
江天漠漠那容画,渺莽风烟生笔下。
凫鸿灭没波不摇,雾墅霜林共萧洒。
乃知绝艺神与通,般薄傲睨窥化工。
市师日日江湖上,几人擅价能无穷。
君家双莲冰玉质,此画与人俱第一。
固应缄鐍付牢收,俗眼纷纷莫轻出。
霜剥枯崖,何处邮亭,玉龙夜呼。
唤经年幽梦,悠然独觉,参横璇汉,漏彻铜壶。
漠漠风烟,昏昏水月,醉耸诗肩骑瘦驴。
孤吟处,更寻香吊影,搔首踟蹰。古心落落如予。
悄独立高寒凌万夫。
对荒烟野草,浅溪沙路,班荆三嗅,此意谁如。
高卧南阳,归来彭泽,借问风光还似无。
难穷处,待凭将妙手,作岁寒图。
夺鹤韬霞势渐浓,卷帘庭馆好支筇。
乘查路阔寒凝冻,种玉畦平晓被封。
天上瑶宫当月圃,海中银阙耸鳌峰。
思君不得同吟赏,知在旗亭第几重。
昵昵骈头语。笑黄花、重阳去也,不成分数。
倾国容华随时换,依旧清歌妙舞。
苦未冷、都无星暑。
恰好良辰花共酒,斗尊前、见在阳台女。
朝共暮,定何许。蓼红徙倚明汀渚。
正萧萧、迎风夹岸,淡烟微雨。
笃耨龙涎烧未也,好向儿家祝取。
是有分、分工须与。
以色事人能几好,愿衾稠、无缝休离阻。
心一片,丝千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