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阳台.柳》
《高阳台.柳》全文
清 / 刘炳照   形式: 词  词牌: 高阳台

密叶藏鸦,长条系马,灞桥即是天涯。

纤手攀来,销魂何况临歧。

斜风细雨都经惯,一丝丝,织就相思。

试猜详,半是情丝,半是愁丝。

当年张绪风流甚,叹而今顿减,旧日腰围。

窣翠抛青,江南客思凄迷。

劝伊莫作漫天絮,怕萍踪、漂泊东西。

且消停,绾住韶光,系住斜晖。

(0)
鉴赏

这首《高阳台·柳》由清代词人刘炳照所作,以柳为题,抒发了深沉的情感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密叶藏鸦,长条系马,灞桥即是天涯”,描绘了一幅柳树浓密、鸦鸟藏匿、长条轻拂的画面,将柳树与人的情感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接着“纤手攀来,销魂何况临歧”则通过女子攀折柳枝的动作,表达了离别时的哀伤与不舍之情。

“斜风细雨都经惯,一丝丝,织就相思”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斜风细雨比作丝丝相思,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绵延不绝。接下来“试猜详,半是情丝,半是愁丝”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复杂性,暗示了相思中既有甜蜜的情愫,也有忧愁的情绪。

“当年张绪风流甚,叹而今顿减,旧日腰围”这一段,借古代人物张绪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今变化的感慨。张绪曾以风流倜傥著称,而如今却感叹自己的风采不再,腰围也已减小,暗含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主题。

“窣翠抛青,江南客思凄迷”则通过描绘江南景色的翠绿与青色,以及客居江南的思乡之情,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凄迷与哀愁。最后,“劝伊莫作漫天絮,怕萍踪、漂泊东西”一句,劝告对方不要像漫天飞舞的柳絮一样四处飘散,表达了希望彼此能够稳定下来,共同面对生活的愿望。

“且消停,绾住韶光,系住斜晖”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呼吁人们珍惜时光,留住美好瞬间,不让时光匆匆流逝,让斜阳的余晖成为永恒的记忆。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象征意义,以及词人对人生、爱情和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刘炳照
朝代:清

刘炳照(1847年2月15日-1917年2月1日),原名铭照,字伯荫,又字光珊,号蘋塘,又号语石,晚号复丁老人。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人。县学生出身。捐纳得五品衔候选训导,诰封奉政大夫。以工诗词知名,与俞樾、朱祖谋、叶衍兰、吴昌硕、吴受福、朱鸿度、金武祥、恽毓巽、李宝嘉、李宝泉等文士唱和。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与夏孙桐、郑文焯、费念慈、张上和、陈如升、于以堉、褚德舆等于苏州城西艺圃结“鸥隐词社”。
猜你喜欢

子昂仿顾恺之

隔水山高青隐日,傍溪古树绿藏云。

閒翁自有閒游伴,更爱溪鸥閒作群。

(0)

王介甫

投老归耕白下田,青苗犹未罢民钱。

半山春色多桃李,无奈花飞怨杜鹃。

(0)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其四

客里相从意最亲,高歌快饮见天真。

明年去学潘怀县,满县栽花做好春。

(0)

迷神引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月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夕良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0)

咏怀·其七十四

梁东有芳草,一朝再三荣。

色容艳姿美,光华耀倾城。

岂为明哲士,妖蛊谄媚生。

轻薄在一时,安知百世名。

路端便娟子,但恐日月倾。

焉见冥灵木,悠悠竟无形。

(0)

咏怀·其五十六

若花耀四海,扶桑翳瀛洲。

日月经天涂,明暗不相雠。

穷达自有常,得失又何求。

岂效路上童,携手共遨游。

阴阳有变化,谁云沈不浮。

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洲。

俛仰运天地,再抚四海流。

系累名利场,驽骏同一辀。

岂若遗耳目,升遐去殷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