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
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
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
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
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
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
这首诗《有所思》是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萧统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象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联“公子远于隔,乃在天一方”,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与思念对象的距离之遥,仿佛隔着整个天地,形象地表达了思念的深沉与无奈。颔联“望望江山阻,悠悠道路长”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空间上的阻隔感,江山的阻隔与道路的漫长,使得相见变得遥不可及,情感的表达更加浓烈。
颈联“别前秋叶落,虽后春花芳”巧妙地运用了季节更替的意象,以秋叶的凋零与春花的盛开对比,暗示了离别的哀愁与未来的希望之间的矛盾。秋天的落叶象征着离别的痛苦,而春天的花朵则预示着生命与希望的延续,这种对比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层次,也加深了情感的复杂性。
尾联“雷叹一声响,雨泪忽成行”将自然界的雷声与诗人的泪水联系起来,雷声的轰鸣仿佛是对命运不公的叹息,而泪水的流淌则是内心深处情感的自然流露。这一联通过自然现象的描写,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一句“怅望情无极,倾心还自伤”直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法言表,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惆怅与自我哀伤。这句话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总结,也是对所有因距离而产生的思念之情的共鸣。
整体而言,《有所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深度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在面对距离与时间的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痛苦。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方式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