嗃嗃当年女手缝,一家从此更雍雍。
性安于善行无迹,儿自为铭笔有踪。
闻说湖清见龙首,还疑墓长羃云峰。
哀情变化何终极,留泽凌霄绛绕松。
嗃嗃当年女手缝,一家从此更雍雍。
性安于善行无迹,儿自为铭笔有踪。
闻说湖清见龙首,还疑墓长羃云峰。
哀情变化何终极,留泽凌霄绛绕松。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叶适的《刘孺人挽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深切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
首句“嗃嗃当年女手缝”以动听的声音形象地描述了逝者生前用心缝制衣物的情景,接下来的“一家从此更雍雍”则表达了逝者去世后家庭氛围的改变,显得更加萧索和凄凉。
中间两句“性安于善行无迹,儿自为铭笔有踪”表明逝者的品德高尚,但其善行却未留下任何痕迹,而孩子则通过文字记录来纪念父母。这里的“行无迹”和“笔有踪”形成对比,反映了诗人对逝者德行的赞扬,以及子女对逝者的深情。
接下来的两句“闻说湖清见龙首,还疑墓长羃云峰”则是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对于逝者的怀念之情。这里的“湖清见龙首”可能指的是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而“还疑墓长羃云峰”则表现了诗人对逝者墓地的好奇和不舍,似乎在质疑逝者是否真的安息于那片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
最后两句“哀情变化何终极,留泽凌霄绛绕松”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深切哀思,以及对逝者德泽长存的美好祝愿。这里的“哀情变化”反映了逝者去世后亲人们情感上的巨大变化,而“留泽凌霄绛绕松”则是希望逝者留下的善行和精神能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永远被人们铭记。
这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细节的回忆,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深沉的哀思和对逝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于生命、死亡以及对逝者德泽长存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