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药闲金灶,宣麻上玉除。
黄庭弘景箓,碧洞稚川书。
鹤化翀霄后,羊眠叱石馀。
赤松如待牧,前席为谁虚。
炼药闲金灶,宣麻上玉除。
黄庭弘景箓,碧洞稚川书。
鹤化翀霄后,羊眠叱石馀。
赤松如待牧,前席为谁虚。
此诗描绘了一幅仙风道骨、超凡脱俗的景象。首句“炼药闲金灶”,以“炼药”点出主题,暗示着修炼与超脱;“闲金灶”则营造出一种静谧、神秘的氛围。接着,“宣麻上玉除”一句,通过“宣麻”这一古代任命官员的仪式,象征着权力与尊贵,而“玉除”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圣与高洁的意象。
“黄庭弘景箓,碧洞稚川书”两句,运用典故,分别引用了道教中的《黄庭经》和葛洪(字稚川)的著作,表达了对道家文化的崇敬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追求精神世界的深邃与高远。
“鹤化翀霄后,羊眠叱石馀”描绘了仙鹤翱翔于云霄,羊儿在石头旁安然休息的场景,鹤与羊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寓意着超然物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
“赤松如待牧,前席为谁虚”最后两句,以赤松子(传说中的仙人)待牧为喻,表达了诗人期待隐居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前席为谁虚”则含蓄地表达了对知音难觅的感慨,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道家文化、自然和谐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与追求,语言典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