迂道层云指石门,桥过七里七星存。
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
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
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
迂道层云指石门,桥过七里七星存。
隔年滩发青如滴,傍砢山桃红欲喷。
更与试巇偿往度,似因跻胜认斯村。
武夷小小亲来别,莫敝精神心自扪。
这首清代朱筠的《七星桥》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生动画面。诗人通过“迂道层云”和“七里七星存”,展现了道路的曲折与星罗棋布的桥梁,暗示了环境的幽深与历史的痕迹。接下来,“隔年滩发青如滴”运用比喻,形容滩水清澈见底,仿佛一滴滴青翠欲滴,展现出春天的生机。“傍砢山桃红欲喷”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桃花盛开的艳丽景象,色彩鲜明,富有动态感。
诗人借过桥、赏景的过程,回忆起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更与试巇偿往度”中的“试巇”意味着尝试险峻,暗指曾经的艰难攀越,而“似因跻胜认斯村”则表达了对登高望远后找到此地的欣喜。最后,诗人以武夷山的亲密告别作结,提醒自己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要保重身体,自我审视。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又有对人生体验的深刻感慨,体现了朱筠清新脱俗的诗风。
摩天抽碧篸,俯不见鸟背。
西日照塔轮,影落重边外。
峨髻瘦仙人,玉冠苍水佩。
貌古骨奇青,见者肃而拜。
浮空日嬲云,足底呈光怪。
或聚或披丝,或舞或澎湃。
千里听风铃,飞花落膻塞。
一萍一青山,一点一人界。
葛洪不作勾漏令,营丹丹入辰川游。
霜崖合沓几千仞,倾柯振石奔洪流。
云中遥见赤松子,身骑白龙掼龙耳。
紫衣使者遥致辞,招我昆丘餐石髓。
北江流水武陵春,却向城西访隐沦。
曲堤如山醉不醒,庞眉奄见秦时人。
时从猿鹤掉尘迹,萝月分眠涧中石。
扬帆天汉我欲归,桃源洞口长相忆。
神龙排丹霄,云表饶介鳞。
何况于曹公,实托肺腑亲。
弱冠屏浙东,气欲吞吴人。
遗孽窜故都,游魂荡边尘。
挺刃躏虎穴,六赢夜亡奔。
虏其名王归,驼马百千群。
珍货若山积,籍之奉至尊。
带砺表忠勋,将与魏邓伦。
易世隳家汰,继绝荷皇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