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壑松风卷翠涛,花间晴露滴征袍。
龙收夜雨归沧海,虎带春泥过石壕。
千古衮旒藏玉匣,九重宫殿压金鳌。
桥陵谒罢频回首,五色氤氲王气高。
万壑松风卷翠涛,花间晴露滴征袍。
龙收夜雨归沧海,虎带春泥过石壕。
千古衮旒藏玉匣,九重宫殿压金鳌。
桥陵谒罢频回首,五色氤氲王气高。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拜谒皇陵的壮丽景象。首句"万壑松风卷翠涛"展现了山谷中松林在晨风中翻涌,如同翠绿的波涛,环境清幽而宏大。"花间晴露滴征袍"则转而写到阳光透过花丛,露珠晶莹地洒在行者的衣袍上,增添了一丝清新与宁静。
接下来的两句"龙收夜雨归沧海,虎带春泥过石壕"运用象征手法,将皇权比作龙,暗示皇帝威严如海,而春雨后的泥土象征着生机与活力,形象地描绘了皇家气象的庄重与生机勃勃。
"千古衮旒藏玉匣"中的"衮旒"是古代帝王的礼帽,这里喻指皇权,"藏玉匣"则显其尊贵。"九重宫殿压金鳌"进一步强调了皇宫的宏伟和深沉,仿佛连金鳌(神话中的巨龟)都被其压住,显示了皇家的威严。
最后,诗人拜谒完毕后频频回首,感叹"五色氤氲王气高",五色烟雾缭绕,象征王者之气弥漫,表达了对皇家尊严的敬畏和对皇陵的崇高敬意。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皇陵的壮观景象,以及对皇权的崇敬之情。
我昔登金台,居庸快瞻望。
历历蓟州山,周回叠层嶂。
龙门插天表,㟝嵝若佐相。
苍苍诸峰攒,宛如踞虎象。
嵯峨黄金关,紫翠郁相向。
龙蟠八极尊,凤喈五云上。
观光适兹辰,宾筵候亭障。
览奇快醉归,顿令心目旷。
功名乐少年,栖迟淹老丑。
世事难重陈,且饮杯中酒。
灯前快意漫高歌,时下朱颜岂常有。
劝君痛饮君莫辞,秋风落尽章台柳。
古来贤达多不偶,腰间宝剑作龙吼。
不用閒嗔里闬儿,彼识吾曹是谁否。
君已醉,我未醒,起看东方明未明。
摩娑两眼别君去,酒徒谁复长安市。
偶值三旬隙,堪偿千载忙。
有官原是夏,此日岂无阳。
重过烟花市,长驱翰墨场。
不缘持玉节,安得解铜章。
未去须常会,将来孰可量。
试看王子宅,或比郑公乡。
饮处谁招得,行机已坐忘。
园蔬从嫩摘,山果更高装。
弄月当花槛,临风泛羽觞。
幽篁如客瘦,独鹤拟人长。
使者新恩渥,儒生故态狂。
阳关莫先唱,西出路微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