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
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
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
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
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朱庆馀的《题娥皇庙》,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美女娥皇的怀念和历史沧桑的感慨。
“娥皇挥涕处,东望九疑天。”开篇两句即设定了情境,娥皇庙是诗人泪水流下的地方,她向东眺望着那似乎可以触及天际的高峻山峰——九疑山。这里通过对古代美女娥皇的想象,将个人悲伤与壮丽山景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往事难重问,孤峰尚惨然。”诗人表达了对于过去无法追问的无奈,同时那座曾经陪伴娥皇的孤立山峰,如今依旧保持着它们孤独而又凄凉的面貌。这两句强化了时间流逝和历史遗迹的感伤。
“夜深寒峒响,秋近碧萝鲜。”夜幕降临,山谷间传来了清冷的声音,这是自然界在秋天即将到来的预告。碧绿色的萝藦(一种野生植物)显得格外鲜艳,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诗人强调了季节的转换和自然景物的变化,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未省明君意,遗踪万古传。”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真实想法的不解,以及对他们留下的痕迹能够长久流传的赞叹。这里的“明君”可能指的是娥皇或是其他与她相关的人物,“遗踪万古传”则强调了历史记忆的持久性。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怀,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事物无法复返的无奈,以及对历史长河中那些流逝而去的人和物留下的痕迹所持有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