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
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
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
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
日离黄道十年昏,敏手重开造化门。
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
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
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偓的作品,语言雄浑,想象力丰富,充满了神话色彩和哲理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造化、宇宙秩序以及个人命运与历史责任的深刻感悟。
“日离黄道十年昏”可能是借用古代星象学说法,指某种灾异或不祥之兆的出现,这里被比喻为天地间的一种混乱状态。“敏手重开造化门”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创造新世界的渴望和勇气。
接下来的“火帝动炉销剑戟,风师吹雨洗乾坤”是对神话中掌管火与风的神灵活动的描绘,象征着自然力的强大与纯净,以及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升华的追求。
“左牵犬马诚难测,右袒簪缨最负恩”则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或是对某种社会关系或个人遭遇的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于无法预料的命运和深厚情谊的感慨。
最后,“丹笔不知谁定罪,莫留遗迹怨神孙”中“丹笔”可能指代历史的记录者或审判者的象征,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历史评断的无奈以及对于个人行为后果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于未来世代可能产生的误解和怨恨的担忧。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与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簿领终朝困蒸暑,危亭一息得微凉。
草迷幽径回环绿,花落沧波在处香。
永夜鹤声双唳月,清秋松色自凌霜。
平生爱乐澄虚地,一梦迟留夜未忘。
行背林梢转水湾,乐游与物共安闲。
旌旗影散烟波上,金竹声流岛屿间。
宿雨未乾花焰焰,晨风不动鸟关关。
久晴见说春尤好,何日重来访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