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右文时,子可谓不遇。
相从今几年,犹记弄章句。
神州久陆沉,赤子欲谁诉。
隆兴淳熙初,几载驾戎辂。
主圣难其臣,后来忽多故。
方今恢天运,子复策仕路。
惜乎视征榷,韬略未阔步。
男子志四方,周王亦一怒。
惨别无它言,闽山眇回互。
国家右文时,子可谓不遇。
相从今几年,犹记弄章句。
神州久陆沉,赤子欲谁诉。
隆兴淳熙初,几载驾戎辂。
主圣难其臣,后来忽多故。
方今恢天运,子复策仕路。
惜乎视征榷,韬略未阔步。
男子志四方,周王亦一怒。
惨别无它言,闽山眇回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送黄监税之官沙县》。诗中表达了对友人黄监税即将离别前往沙县任职的不舍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当时社会局势的感慨。
首句“国家右文时,子可谓不遇”点明了时代背景,即在国家重视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友人黄监税却未能得到应有的机遇,流露出一种惋惜之情。接着,“相从今几年,犹记弄章句”回忆了与黄监税多年相处的时光,以及共同探讨学问的情景,表达了深厚的情谊。
“神州久陆沉,赤子欲谁诉”描绘了国家长期动荡不安的现状,百姓苦不堪言却无处倾诉的悲惨境地,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怀。“隆兴淳熙初,几载驾戎辂”则提到了历史上的两个时期,暗示了国家曾有过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但随后又陷入了战乱之中。
“主圣难其臣,后来忽多故”反映了君主虽圣明,但难以驾驭臣下,国家频繁发生变故的无奈与悲哀。“方今恢天运,子复策仕路”预示着当前国家正处在恢复国运的关键时刻,黄监税也即将踏上仕途之路。
“惜乎视征榷,韬略未阔步”表达了对黄监税未能充分施展军事才能的遗憾,暗示了他可能将投身于治理地方的政务之中。“男子志四方,周王亦一怒”借用典故,鼓励黄监税要有大志向,即使面对困难也不应轻易放弃。
最后,“惨别无它言,闽山眇回互”表达了离别的悲伤之情,虽然没有过多的话语,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友人的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