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心齐明,奉牲博硕。匏丝铿陈,冠佩俨饰。
其肆其将,明神来格。执奠维何,猗欤币帛。
秉心齐明,奉牲博硕。匏丝铿陈,冠佩俨饰。
其肆其将,明神来格。执奠维何,猗欤币帛。
这首诗描绘的是中国古代祭祀仪式中的一种庄重场面。"秉心齐明"表达了祭司内心的虔诚和公正,"奉牲博硕"则展现了祭品的丰盛,象征着对神灵的敬奉。"匏丝铿陈,冠佩俨饰"通过乐器的响亮和祭司服饰的整齐,渲染出神圣的气氛。
"其肆其将,明神来格"意为祭典进行得恰到好处,神明降临,感应到了人们的诚意。"执奠维何,猗欤币帛"描述了祭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即献上币帛作为礼物,表达对天地神祇的敬奉和祈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了冬至祭祀九鼎时的礼仪细节,体现了古人对于天地神明的敬畏和对和谐社会秩序的追求。
定林亦何有,惟有石嶕峣。
孤泉涩不驶,灌莽围岩腰。
残寺久难兴,败墙土犹焦。
俗僧赞佛力,诳语空哓哓。
那知记名迹,盛述蛇与猫。
我怀临川翁,松岑寄寂寥。
穿云复涉水,独往不可招。
高躅纵莫寻,神理固非遥。
清咏入山骨,历劫元未销。
空山一怅望,悽怆心潜摇。
猗嗟此何世,仰睇仍层霄。
题名从剑南,终觉习气饶。
光绪视乾道,后来论宜昭。
相牵返城郭,酷日愁山椒。
风潇潇,水灂灂,马嘶燕都夜生角。壮士悲,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先王地下汗如雨,匕机一失中铜柱。
后客不来可奈何,十三小儿面如土。
击筑复击筑,壮士渐离重矐目。
仓君仓君亦何为,博浪沙走千金椎。
君不见镐池君,璧在水,龙腥忽逐鱼风起。
于乎刺客死,君王不用买侠才,留取千金买方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