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荆卿失匕歌》
《荆卿失匕歌》全文
元 / 杨维桢   形式: 乐府曲辞

风潇潇,水灂灂,马嘶燕都夜生角。壮士悲,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先王地下汗如雨,匕机一失中铜柱。

后客不来可奈何,十三小儿面如土。

击筑复击筑,壮士渐离重矐目。

仓君仓君亦何为,博浪沙走千金椎。

君不见镐池君,璧在水,龙腥忽逐鱼风起。

于乎刺客死,君王不用买侠才,留取千金买方士。

(0)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荆卿失匕歌》,以荆轲刺秦的故事为背景,通过描绘风声、水声、马嘶和人物情绪,展现了那个历史瞬间的紧张与悲壮。"风潇潇,水灂灂"以自然环境烘托气氛,"马嘶燕都夜生角"点出深夜的肃杀。"壮士悲,刀拔削"直接刻画了荆轲的决绝与悲壮,"徐娘匕,尺八铦"则暗示了匕首的锋利。

"函中目光射匕尖"写出荆轲对任务的专注,"先王地下汗如雨"则象征着秦王的恐惧。"匕机一失中铜柱"描述了刺杀未果的遗憾,"后客不来可奈何"表达出失败后的无奈。"击筑复击筑"引用高渐离的音乐,强化了悲壮的氛围,"壮士渐离重矐目"描绘了渐离的激愤。

最后,诗人借"仓君仓君"和"博浪沙走千金椎"的历史典故,再次强调刺客的决心和壮志,以及秦始皇对刺客的防范。"镐池君"和"璧在水"的比喻,暗示了秦始皇的贪婪和刺客的悲剧命运。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再现了荆轲刺秦这一历史事件的紧张与悲壮。

作者介绍
杨维桢

杨维桢
朝代:元   字:廉夫   号:铁崖   籍贯:铁笛道   生辰:1296—1370

杨维桢(1296—1370)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和戏曲家。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与陆居仁、钱惟善合称为“元末三高士”。杨维祯的诗,最富特色的是他的古乐府诗,既婉丽动人,又雄迈自然,史称“铁崖体”,极为历代文人所推崇。有称其为“一代诗宗”、“标新领异”的,也有誉其“以横绝一世之才,乘其弊而力矫之”的,当代学者杨镰更称其为“元末江南诗坛泰斗”。有《东维子文集》、《铁崖先生古乐府》行世。 
猜你喜欢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六

发兵每叹白人头,况复艰危历九秋。

比景即看在内地,澜沧能免为他愁。

衣冠未许群羌僰,国士终难寄海鸥。

叹息祖宗规画远,西南容易弃并州。

(0)

后秋兴八首庚子中秋·其七

栈钟掘地报成功,王气还占牛斗中。

入日自应归出日,朔风那许竞炎风。

连云法从鳌身黑,照水神灯鱼眼红。

闲把竹书论运命,寒窗绝倒白头翁。

(0)

后秋兴八首中秋十九日,暂回村庄而作·其二

禾黍离离芦荻斜,裹头遗老问京华。

共传淮水吹商律,却指张星望汉槎。

宛转牛阑通夜柝,参差牧笛咽霜笳。

浊醪更酌邻鸡下,挂壁龙身夜吐花。

(0)

次冼政

怜君积学究三馀,壮岁名高上帝居。

司马豪华推独步,贾生才调更谁如。

浮云出岫心何在,倦鸟归巢志不虚。

从此钓台高卧稳,丈夫何事叹无鱼。

(0)

神泉为大参将钟君题四首·其二

泥沙埋自昔,嘉号得今传。

未试真风韵,那知启自天。

(0)

过高邮湖二首·其一

两岸垂杨绿夹舟,湖波断隔了无忧。

长堤稳贴看来往,争似寻春事胜游。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