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鼎篇为邓丈作》
《古鼎篇为邓丈作》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君子有宝鼎,神光出重渊。

先王与先公,手泽所盘旋。

得自少昊墟,鲁侯世相传。

地不爱重器,以君能奉先。

亨可享上帝,岂惟祖祢贤。

木火命已凝,腹中有纯乾。

神灵所凭依,洋洋在豆笾。

摩挲阴阳文,隐若蛟龙缠。

皇天鉴仁孝,馨香贻万年。

耳目咸聪明,金玉贯无偏。

(0)
鉴赏

这首诗《古鼎篇为邓丈作》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古鼎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文明和历史的深刻敬仰与赞美。

诗中首先描述了君子拥有宝鼎,其神光从深邃之处涌现,象征着先王与先公的手泽与传承。宝鼎源自远古少昊之墟,经过鲁侯世代相传,证明了大地对珍贵器物的珍爱,并强调了君主能够继承并尊崇先辈的重要性。宝鼎不仅可用于祭祀上天,也是对祖先智慧与德行的纪念。

接着,诗人赞美宝鼎内部蕴含的纯乾之气,以及它作为神灵的寄托,能够在祭品中发挥重要作用。宝鼎上的阴阳文,仿佛蛟龙环绕,增添了神秘与威严的气息。诗人相信,上天会鉴赏仁孝之心,使馨香之气传至万年,预示着国家与家族的繁荣昌盛。

最后,诗中提到宝鼎的耳目皆显聪明,象征着它能洞察万物,而金玉的排列则无偏无倚,寓意着公正与和谐。整首诗通过描绘古鼎的神圣与庄严,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仁孝与公正的向往。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赏海棠次韵

海棠开烂漫,华馆共徘徊。

色受群芳妒,香因太艳摧。

枝枝供丽曲,朵朵劝深杯。

恍惚花神驭,巫山行雨回。

(0)

和子念移居四首·其一

花雨燕泥香,绸缪牖户傍。

昔移唯破砚,今徙益匡床。

赋草多鹦鹉,衣囊少鹔鹴。

自能贫任侠,孰谓醒而狂。

(0)

子夜

花柳发韶年,妆成子夜妍。

弄箫成艳曲,调瑟岂哀弦。

翡翠巢金埒,鸳鸯扑锦缠。

不将银烛灭,看取玉人怜。

(0)

渡江

十二月将尽,三千里外还。

船犹冲白浪,家已近青山。

暂罢穷途哭,难为故国颜。

解装无长物,朔雪处囊间。

(0)

金陵徐园宴集分得壶字二首·其二

凤凰犹馆榭,朱雀半蘼芜。

公子元封魏,佳人本姓卢。

云霄开甲第,歌舞出名都。

不羡金为埒,唯怜玉作壶。

(0)

赠子念二首·其一

吾自识曹丘,同为长者游。

下帷虚董策,借箸竟良筹。

清圣元无羡,情痴卒未休。

花间呼小友,张绪最风流。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