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上东山,晴光射西崦。
西崦山人开晓关,一襟煖翠浓如染。
门前流水玉虹明,树上啼莺金羽轻。
自扫落花客初到,共题修竹诗先成。
十载战尘迷道路,西崦只今成久住。
移竹春深长子孙,种梅晚岁为宾主。
丈夫扬眉天地间,山林朝市俱等閒。
出为公卿入为士,古人高节非难攀。
闻君近年深闭户,乌帽青灯读书苦。
剑寒新淬冰雪光,松老终无栋梁具。
西崦山深竹径微,我来欲共薜萝衣。
一朝富贵逼君去,燕雀空羡冥鸿飞。
白日上东山,晴光射西崦。
西崦山人开晓关,一襟煖翠浓如染。
门前流水玉虹明,树上啼莺金羽轻。
自扫落花客初到,共题修竹诗先成。
十载战尘迷道路,西崦只今成久住。
移竹春深长子孙,种梅晚岁为宾主。
丈夫扬眉天地间,山林朝市俱等閒。
出为公卿入为士,古人高节非难攀。
闻君近年深闭户,乌帽青灯读书苦。
剑寒新淬冰雪光,松老终无栋梁具。
西崦山深竹径微,我来欲共薜萝衣。
一朝富贵逼君去,燕雀空羡冥鸿飞。
这首诗描绘了郭伯澄在西崦山居的隐逸生活。首联“白日上东山,晴光射西崦”展现了明亮的阳光洒满山间的景象,山居者的生活充满自然之趣。接着,“西崦山人开晓关,一襟煖翠浓如染”描绘了山人清晨打开门户,满眼翠绿如画的宁静。
诗人进一步通过“门前流水玉虹明,树上啼莺金羽轻”描绘了门前流水清澈如虹,树上黄莺鸣叫的生动画面,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下来,诗人以“自扫落花”和“共题修竹”表达了与友人一同生活的闲适与诗意。
然而,诗中也寓含着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十载战尘迷道路,西崦只今成久住”,暗指战乱带来的动荡,而西崦山居成为长久的避风港。诗人赞美山居者淡泊名利,视仕途如等闲,“出为公卿入为士,古人高节非难攀”。
郭伯澄的隐居生活虽然清苦,但志向坚定,“闻君近年深闭户,乌帽青灯读书苦”,他沉醉于书卷之中,剑气如冰雪,松龄虽老却不失坚韧。最后,诗人以“一朝富贵逼君去,燕雀空羡冥鸿飞”表达对朋友坚守内心,不为世俗所动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式闾过里独彷徨,尽日追寻到此乡。
一族义声存废灶,孤臣词赋痛浮湘。
更谁真意紬诗外,不减春阴过夕阳。
我愧长沙能作赋,摄衣来拜道援堂。
白发添新镊,红尘满弊衣。
人生适未值,吾道岂云非。
巩洛风烟远,函秦草树微。
长安春酒美,行乐勿令希。
雪中蓓蕾嫣然,美人莫恨春容少。
化工消息,只须些子,阳和便了。
文杏徒繁,牡丹虽贵,敢夸妍妙。
看冰肌玉骨,诗家漫道,银蟾莹、白驹皎。
楼上角声催晓。是东皇、丝纶新草。
青旗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
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
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
冷截龙腰,偷拿鸾爪,楚山长锁秋云。
梅华未落,年年怨入江城。千嶂碧,一声清。
杜人间、儿女箫笙。共凄凉处,琵琶湓浦,长啸苏门。
当时低度西邻。天澹阑干欲暮,曾赋高情。
子期老矣,不堪带酒重听。纤手静,七星明。
有新声、应更魂惊。梦回人世,寥寥夜月,空照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