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台苍翠映晴空,好鸟窥人啄落红。
紫玉松篁疑画里,别传山水占南中。
拥云坐上三竿日,乘月行吟万壑风。
胜槩尽归襟带下,登临一会许谁同。
崇台苍翠映晴空,好鸟窥人啄落红。
紫玉松篁疑画里,别传山水占南中。
拥云坐上三竿日,乘月行吟万壑风。
胜槩尽归襟带下,登临一会许谁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充满了自然之美与隐逸之趣。首联“崇台苍翠映晴空,好鸟窥人啄落红”以崇台和苍翠的树木为背景,描绘了晴空中映照出的自然美景,同时通过“好鸟窥人啄落红”这一细节,展现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
颔联“紫玉松篁疑画里,别传山水占南中”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画面感,将眼前的景致比作画中之景,暗示了其超凡脱俗之美,同时也点出了所处之地的独特性——“占南中”,即占据了南方的山水之美。
颈联“拥云坐上三竿日,乘月行吟万壑风”则通过动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的隐逸生活状态。坐在云雾之中,享受着日光的温暖,夜晚则乘着月色,吟诵着诗歌,穿行在千山万壑之间,自由自在,远离尘嚣。
尾联“胜槩尽归襟带下,登临一会许谁同”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独享之感,以及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这里的“胜槩”指的是胜景,“襟带下”则是指在心中,强调了这些美好的体验是个人独有的,而“登临一会许谁同”则表达了希望有人能共享这份美好,但又似乎意识到这可能只是理想中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