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何太热,岸上莽尘沙。
闪闪浪频过,昏昏日又斜。
年衰愁作客,秋近苦思家。
蝗旱三千里,江淮儿女嗟。
舟行何太热,岸上莽尘沙。
闪闪浪频过,昏昏日又斜。
年衰愁作客,秋近苦思家。
蝗旱三千里,江淮儿女嗟。
这首诗描绘了舟行于炎炎夏日中的艰苦与内心的愁苦。首句“舟行何太热”,直接点明了环境的酷热,让人感受到舟行之艰难。接着,“岸上莽尘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水上的清凉与岸上的燥热,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陆地生活的怀念。
“闪闪浪频过,昏昏日又斜。”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波光粼粼,浪花不断掠过船身的情景,以及夕阳西下,天色渐暗的景象。通过“闪闪”和“昏昏”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情绪变化,从最初的烦躁到逐渐的沉静。
“年衰愁作客,秋近苦思家。”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年岁已高而产生的离乡背井的愁苦,以及临近秋天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的流露,让读者能够深刻体会到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最后,“蝗旱三千里,江淮儿女嗟。”这句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自然灾害,如蝗灾和旱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苦难,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通过这一句,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得以彰显。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之苦、自然之美、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严羽在逆境中的坚韧与悲悯情怀。
灿星缠宝校,跨天驷、日华边。
看岭表孤松,峰尖秋隼,谁与争先。
君王识公英武,便除书、飞下九重天。
内府彤弓*矢,元戎虎旆龙旃。
阴风惨淡拂春烟。
万里入秦川。
想诸将欢迎,三军贾勇,威震江*。
何如渭城客舍,对青青柳色惜离筵。
回首平吴事了,兜鍪更换貂蝉。
满纸龙鸾,浑厌倒、来禽青李。
黄绢好、朝吟暮玩,爱之无已。
玉刻来从千载上,宝珠出自重渊底。
每相逢慰淡相于,如君几。
无所见,哗然毁。
安所有,同然喜。
赖多情问我,病欤贫耳。
一寸灰心寒欲尽,数茎绿发愁难理。
说青帘高处有仙乡,无人指。
以己意,号之曰苍然。
余复援稼轩例作乐府沁园春一首,改名曰苍然吟,石汝来前,号汝苍然,名之太初。
问太初而上,还能记否,苍然于此,为复何如。
偃蹇难亲,昂藏不已,无乃于予太简乎。
须臾便,唤一庭风雨,万*号呼。
依稀似道狂夫。
在一气何分我与渠。
但君才见我,奇形怪状,我先知子,冷淡清虚。
撑拄黄垆,庄严绣水,攘斥红尘力有余。
今何许,倚长风三叫,对此魁梧。
华屋高轩,富贵之心,人皆有之。
甚伯伦挈?
,惟知?
酒,浩然踏雪,只解吟诗。
一见令人,利名都忘,更有高情元紫芝。
还知否,盖道分彼此,事有参差。
看君绿发雄姿。
况千载风云正遇时。
便登高舒啸,如今太早,扬眉吐气,过此还迟。
愧我衰残,终然无补,久矣寒灰枯树枝。
云山梦,被画图唤起,情见乎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