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宫悬大漠,九塞扼居庸。
羽卫何曾战,丸泥本可封。
诸珰争揖盗,万国失从龙。
辇路沙河曲,萋萋烟草浓。
三宫悬大漠,九塞扼居庸。
羽卫何曾战,丸泥本可封。
诸珰争揖盗,万国失从龙。
辇路沙河曲,萋萋烟草浓。
这首诗名为《沙河(其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
首句“三宫悬大漠”,以“三宫”象征帝王之居,置于“大漠”之中,既显出边疆的辽远,也暗示了帝王对边防的重视。次句“九塞扼居庸”,“九塞”指众多的关隘,居庸关则是其中重要一塞,此句形象地描绘了边防的险要与坚固。
接着,“羽卫何曾战,丸泥本可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边防力量的质疑与对和平的向往。羽卫,指的是守卫边疆的军队;丸泥,比喻微小的力量,这里暗指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诸珰争揖盗,万国失从龙”,“诸珰”指权贵,此处暗指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混乱;“揖盗”则讽刺了权贵们与外敌勾结的行为;“万国失从龙”则表达了国家失去统一与安定的局面。这几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朝廷的衰败。
最后,“辇路沙河曲,萋萋烟草浓”,“辇路”指帝王出行的道路,此处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与寂寞;“沙河曲”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萋萋烟草浓”则以繁茂的草木,反衬出边疆的荒凉与人烟稀少。整句诗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综上所述,《沙河(其四)》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历史的沉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丹山之山青崔嵬,隐居旧隐山之隈。
千年土鼎为谁出,深崖古像松声哀。
鸿飞天上爪在雪,过者莫睨君能来。
想当月斧乍挥霍,奔走属役皆仙才。
卷藏瀛海归一粟,顾盼瞬息生风雷。
森然幻有启神界,白日照耀金银台。
昔闻使者兹入海,楼船烟雾何时回。
君其置此勿复念,少须碧水扬黄埃。
九重蠖濩陛下圣,方士未易誇蓬莱。
琳宫贝阙长望幸,天高海阔心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