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沙河·其四》
《沙河·其四》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三宫悬大漠,九塞扼居庸。

羽卫何曾战,丸泥本可封。

诸珰争揖盗,万国失从龙。

辇路沙河曲,萋萋烟草浓。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沙河(其四)》,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的壮阔景象与历史的沧桑变迁。

首句“三宫悬大漠”,以“三宫”象征帝王之居,置于“大漠”之中,既显出边疆的辽远,也暗示了帝王对边防的重视。次句“九塞扼居庸”,“九塞”指众多的关隘,居庸关则是其中重要一塞,此句形象地描绘了边防的险要与坚固。

接着,“羽卫何曾战,丸泥本可封”,通过对比,表达了对边防力量的质疑与对和平的向往。羽卫,指的是守卫边疆的军队;丸泥,比喻微小的力量,这里暗指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性。这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于战争的厌恶和对和平的渴望。

“诸珰争揖盗,万国失从龙”,“诸珰”指权贵,此处暗指朝廷内部的腐败与混乱;“揖盗”则讽刺了权贵们与外敌勾结的行为;“万国失从龙”则表达了国家失去统一与安定的局面。这几句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朝廷的衰败。

最后,“辇路沙河曲,萋萋烟草浓”,“辇路”指帝王出行的道路,此处用来形容边疆的荒凉与寂寞;“沙河曲”描绘了边疆的自然景观;“萋萋烟草浓”则以繁茂的草木,反衬出边疆的荒凉与人烟稀少。整句诗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现状的深切忧虑与感慨。

综上所述,《沙河(其四)》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历史的沉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留别一公琳公

浪走红尘鬓已丝,此身端合老岩扉。

兴来复举山阴棹,别去仍留海上衣。

夜听泉声如雨落,晴看天末有云归。

浮萍飞絮何时定,空使诗人赋式微。

(0)

送淮海书院丘山长

遥望官河驻綵桡,春深绛帐不萧条。

已惊雨露恩光厚,还喜山川物色饶。

尽日楼台人载酒,隔江灯火夜吹箫。

定知馆下多才彦,政乐风雩对一瓢。

(0)

题大瀛海道院

丹山之山青崔嵬,隐居旧隐山之隈。

千年土鼎为谁出,深崖古像松声哀。

鸿飞天上爪在雪,过者莫睨君能来。

想当月斧乍挥霍,奔走属役皆仙才。

卷藏瀛海归一粟,顾盼瞬息生风雷。

森然幻有启神界,白日照耀金银台。

昔闻使者兹入海,楼船烟雾何时回。

君其置此勿复念,少须碧水扬黄埃。

九重蠖濩陛下圣,方士未易誇蓬莱。

琳宫贝阙长望幸,天高海阔心悠哉。

(0)

题道士熊君寿母诗卷

跨鹤出山中,春衣密密缝。

度关占紫气,赐酒拆黄封。

介寿慈颜喜,承家积庆重。

苏耽却来否,石上有仙踪。

(0)

悼双林栗上人

飞锡遍诸方,栖身复故乡。

年随双树老,人与一琴亡。

暗草迷春塔,凝烟锁夜堂。

潇潇今日雨,谁炷影前香。

(0)

金华北山纪游八首·其四鹿田

披榛度空荒,突兀崖寺古。

幽花杂红白,老屋亚云雨。

前瞻石径微,咫尺不得取。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