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
《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

犹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

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

(0)
注释
访:探访,游览。
古:古代,遗迹。
云:动词,表示‘已经’。
良:确实,实在。
趁:利用,趁着。
风月:清风明月,代指美好的自然景色。
从此:从现在开始。
遍:遍布,遍及。
万里:形容极远的地方。
澹:清淡,宁静。
秋色:秋天的景色。
明:明亮。
他年:未来某时。
鱼鸟:泛指水中和空中的生物。
复:再,又。
记:记住,回忆。
翻译
寻访古迹并未结束,心中所感颇多。
还应趁着风月美景,从此足迹踏遍岷峨山河。
万里秋色如水宁静,江面夜晚泛起明亮波光。
将来询问鱼鸟,它们能否还记得我曾来访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和共父游青羊宫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访古未云已,会心良独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探访古迹时所感受到的情怀,这种情怀不仅是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更有着对当前孤独之情的体验。

"犹应趁风月,从此遍岷峨。" 这里的“犹应”表达了诗人对于继续前行的坚持和期待,而“趁风月”则是借用自然景象来抒发胸臆,表现出诗人对未来旅程的向往。

"万里澹秋色,一江明暮波。"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其中“万里澹秋色”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秋意盎然的景象,而“一江明暮波”则勾勒出时间流转与光阴变化的感慨。

"他年问鱼鸟,能复记相过。" 这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一种淡远的情怀和对往事的追思,通过提问自然界中的生物来反映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难以忘怀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示了诗人在大自然中所获得的灵感,以及他内心深处对于历史、时间和自我境遇的思考。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泛舟至玉泉山·其一

一水通源溯碧川,菜花欲败柳吹棉。

北方候冷兼逢闰,四月秧针未刺田。

(0)

喜雨·其二

无忧安得喜,喜未抵忧焦。

藉曰愁堪放,应知志便骄。

祈年继终始,惕息励明宵。

况是三时远,惟钦六幕调。

(0)

御园暮春即事·其二

山桃正放树梢红,洞口源头宛转通。

惯被封姨作媒糵,蓬蓬镇日厌颠风。

(0)

竹垆山房

隔岁山房此一过,试泉偶尔乐天和。

悦心得句恒于是,夏鼎商彝较则那。

树鸟鸣春声渐畅,砌苔向日绿偏多。

灵源不冻轻舟系,檐际漪光镜里波。

(0)

初春游玉泉山·其三

水复山重处,画情诗态边。

数松穿岭雾,屧石度溪烟。

奇遇忽于此,春光已可怜。

冠峰亭上望,千里玉为田。

(0)

题惠山园八景·其一载时堂

背山得胜地,面水构閒堂。

阶俯兰苕秀,檐翻绮縠光。

对时欣职殖,抚序敕几康。

玩愒曾何谓,分阴惜不遑。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