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兄置酒菊花黄,阿妹归来共一觞。
物外年华才四十,眼前风景是重阳。
思亲何处寻京国,问我还应话武昌。
知否倚楼人渐老,江风吹雁不成行。
长兄置酒菊花黄,阿妹归来共一觞。
物外年华才四十,眼前风景是重阳。
思亲何处寻京国,问我还应话武昌。
知否倚楼人渐老,江风吹雁不成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郑孝胥在九月初四日为妹妹萱妹庆祝四十岁生日的情景。长兄设宴,菊花盛开,气氛温馨。诗中提到妹妹正值青春四十年华,而此时正是重阳佳节,增添了节日的喜庆和秋意的浓厚。诗人不禁思念远方的亲人,询问妹妹是否还记得家乡武昌。他以倚楼人的身份感叹岁月匆匆,江风中的雁阵也似乎不成行列,暗示着时光易逝,人生如雁行般飘摇不定。整首诗情感真挚,寓含对亲情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写经母血尽,长素母容枯。
烧蜜炼顶臂,孰非母肌肤。
岂不痛至骨,为母忍斯须。
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
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见得所图。
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
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
不即遂其志,彼张非丈夫。
冠巾有妇子,谅亦母所娱。
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内,奉母与佛俱。
虽非圣贤事,区区守其愚。
为君赋高谊,感我真穷孤。
弃我十二年,人母我独无。
天涯尚可寻,地下不可呼。
男儿远向交河道,铁马金戈事征讨。
边头八月霜风寒,欲寄戎衣须趁早。
急杵清砧捣夜深,玉纤铜斗熨帖平。
裁缝制就衣袄裙,千针万线始得成。
封裹重重寄边使,为语夫君奋忠义。
好将功业立边陲,要使声名垂史记。
尘网苦多累,暂閒如脱羁。
胡为尘外迹,而乃东西驰。
聚谈每仓卒,既远翻多思。
眼前失真宰,身外何求知。
百骸如仆马,势合聊相随。
气运忽迁谢,一散无重期。
来日不可待,去日不可追。
静缘当自保,世故方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