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
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
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
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人间漂荡多年。
又排办东华第二筵。
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
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
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
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
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
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人间漂荡多年。
又排办东华第二筵。
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
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
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这首元代无名氏的《沁园春》词,以飘逸洒脱的笔触描绘了一段奇幻的旅程。开篇“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展现出空间的迅速转换,犹如梦境般神奇。接下来的“遇洞中有酒”、“君山作枕”、“醉后高眠”,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在醉中游历仙境的逍遥状态,流露出超然物外的意趣。
“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则刻画出主人公的自由自在,仿佛不拘于世间常规。词人通过“一襟风月,两袖云烟”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进入下片,“人间漂荡多年”暗示了词人的沧桑经历,而“东华第二筵”则寓意着新的开始和追求。
“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展现了词人豪放不羁的想象,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结尾“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表达了对至高无上的尊崇,而“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则寓言般地表达了修行圆满、功德无量的人生境界。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生动,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仙道气息,体现了元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超脱世俗的理想追求。
刖足岂一生,良工隔千里。
故山彭泽上,归梦向汾水。
低催神气尽,僮仆心亦耻。
未达谁不知,达者多忘此。
行年忽已壮,去老年更几。
功名如不彰,身殁岂为鬼。
才看芳草歇,即叹凉风起。
骢马未来朝,嘶声尚在耳。